酒會裡不再使用的酒杯
參加酒會等場合,拿到飲料後,會一直把酒杯拿在手裡的人應該是少數吧。大多數人會暫時放在餐桌上,可是往往回頭再取時,已分不清哪個杯子是自己的。
儘管會場準備了多餘的酒杯,但每次喝東西都要拿新的杯子,最後餐桌上往往堆滿了沒有人認領的酒杯。為了消除這個問題點,於是衍生出可以識別的酒杯標籤。戴上裝飾為杯子做記號,有助於一眼辨識出自己的酒杯。其實,採用同款的酒杯這件事,本就是不智之舉。
我在歐洲參加酒會,入場時櫃檯會發送吸盤式的玩偶標籤。吸盤可以緊貼在玻璃上,不再搞丟自己的酒杯。這些玩偶標籤約有十二款,以及多種顏色的吸盤可供選擇。為避免造成困惑混淆,裝飾的辨識度極高,而裝飾本身也具備變化多端的娛樂性,堪稱是解決此一問題點的典範。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節錄自:《讓動作不NG,才是好設計》一書,村田智明著,陳柏瑤譯,麥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