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報業生態並沒有因為報禁的解除而有太大的改變。自立報系的易手,更反映出報紙的獨立性面臨考驗。大部分的報紙,受制於出資者以及商業的考量,對於新聞的處理方式及走向,編輯自主權薄弱。
但是,在法國,經營權由員工所有,維持獨立,不接受廣告,開銷完全由賣報所得的「栓鴨周報」(Le Canard Enchaine),成為法國人獲知真相的來源。這份報紙在法國的影響力,足以動搖政治人物的地位。相較於台灣政界人物與金權的糾葛不清,卻依然氣定神閒,穩坐權力頂峰,實有天壤之別。
法國現任總理朱貝(Alain Juppe)任巴黎副市長時,利用其職位之便,以低於市價三成的租金為其愛子、親人承租豪宅供他們享用。
今年六月,以嘲諷政治人物、揭發政界醜聞著名的栓鴨周報刊出瀆職事件的最新主角--朱貝。一個月內,朱貝的聲望頓時跌了十五個百分點。
栓鴨周報,從八十年前第一次開始「鴨叫」,每週三出刊的前一天晚上,必會讓法國政界人士難以入眠。還未正式出刊,影印版就會先流傳於總統與總理的辦公室。政府部長則頻頻打電話,以瞭解自己是否列名在上。原因無它,他們深恐成為報導對象,政壇地位就此不保。
九五年年初,總統大選候選人巴拉杜(Edouard Balladur)被栓鴨報導他在總理任內引進股票管理辦法修正案,而得以出售手中所擁有電腦資訊服務公司的股票,獲得兩百五十萬法郎(相當於台幣一千三百萬)。於是,勝選呼聲最高的巴拉杜,將總統寶座拱手讓人。
法國現任總統席哈克也是栓鴨的常客。一九七二年,栓鴨周報披露他利用職權購置被宣布為歷史紀念館的鄉間城堡,席哈克的政治生涯差一點就此毀掉。
栓鴨在政治傾向上雖然同情左派,但是,在與密特朗政府度過短暫的蜜月期後,不改其批判的面貌。前任社會黨總理貝賀戈渥(Pierre Beregovoy,被栓鴨指控,於一九九三年競選其間,從被控內線交易的金融業者手中,收受免息的一百萬法朗貸款。結果六週後,貝賀戈渥自殺於自宅內;栓鴨與社會黨關係正式告吹。
不再只有「標準新聞」
這份主張和平、反戰、持左派立場的報紙,創刊於一九一五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間。創辦人馬雷沙爾戶(Maurice Marechal)聲言要打破既有的新聞傳統。這份報紙在當時不僅挑戰官方新聞的說法,也鞭笞好戰份子。馬雷沙爾就曾表示,自從戰事開始,報紙毫無例外地只給讀者所謂的「準確新聞」,讀者受夠了。要找到「完全偽造」的消息,只可能在栓鴨裡。當然,一如栓鴨的含意--他們想栓住宣傳消息,但官方說法與栓鴨版本之間,往往真偽難辨。
這份報紙銷售量達五十萬份以上,遇上特殊內幕消息,甚且會達到一百萬份,讀者遍及社會各階層,編輯安熱列說出該報處理新聞的原則:「唔,對不起,如果我們發現一些事情,便會寫出來。」主編蓋勒也表示,從一開始,對抗洗腦以及拒絕接受官方的資訊,對栓鴨而言就是最重要的。
栓鴨的內容除了由報內編輯負責之外,也有一些被大報以「不夠嚴肅、不夠客觀」為由退稿的稿件。另外,其消息來源還包括律師、政治人物、公務員及警察等。他們藉由栓鴨洩漏密聞,羞赦敵手,或者以緩和自己的良知。栓鴨雖然在軍中被禁,但士兵經常偷偷傳閱。
除了維持諷刺、辛辣的文筆傳統,刊登有趣的漫畫以及廣受推崇的影評、書評和電視評論也是其特色之一。另外該報獨立的經營風格也異於一般媒體。馬雷沙爾去世後,囑咐將報紙留給員工。目前,報紙股分完全由在職員工所有。
為了維持報紙的獨立性,栓鴨並不接受廣告,所得完全由每週所賣的八頁報紙而來。
未來的栓鴨顯然不會改變一貫立場。看來,法國政界人士得小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