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治安弔詭-台中縣市的迷思

侯權峰
user

侯權峰

1995-11-15

瀏覽數 16,600+

治安弔詭-台中縣市的迷思
 

本文出自 1995 / 12月號雜誌 第114期遠見雜誌

夙有「文化城」美譽的台中市,歷經快速的房地產開發之後,大量湧入的資金,造就了台中人的財富,直接間接帶動休閒服務業的成長,使台中市迅速地蛻變為「風化城」。

台中市位居中部七縣市都會中心,中港路、五權路、文心路入夜後閃爍的燈光,令人眩目。經過新興重畫區內大型的娛樂場所,恍若置身於拉斯維加斯。近年來在這些紅紫綠黃耀眼的光彩背後,台中市刑事案件發生率年年高居全國榜首。(見九0頁表)

有趣的是,隔鄰的台中縣與台中市形成強烈的對比。省議會所在地的台中縣,優良的治安常名列地方縣市前茅。

相映成趣的數字,似乎暗示著台中縣的好,是因為台中市吸收了太多的不好。統計證明,這不僅是假設,而是事實。

設籍於台中市的人口總數約八十三萬,每天往來台中市的外地人口至少有二十五萬人。台中市警局最近對代理市長陳正雄的簡報中指出,重大刑案的犯罪人口中,外來人口就佔了六0%,由於這些人居無定所,監控相對困難。「台中市是一個相當典型的消費性都市,」甫上任不久的台中市刑警隊長陳才馨無奈地表示,台中的地理位置,犯罪後不難立即逃逸躲藏。

外縣市的人口湧入台中市就業、消費,難免「橘逾淮而為枳」,中央警官學校犯罪防治系主任黃富源指出,自鄰近縣市進入台中市淘金的出外人,若抵抗不了都會區形形色色的誘惑,常會鋌而走險。

黃富源進一步指出,若從都市中心向外晝幾個同心圓,通常離都心越遠的地區犯罪比率越低,例如美國幾個大都會,芝加哥、紐約等都市印證這個理論。整個j台中地區的治安狀況亦然,距離都心越遠,犯罪率越低。

以台中市為圓心,第一圈同心圓包括大里市、即將升格為市的太平鄉、烏日、大雅、潭子、豐原等,這些衛星城,以筆直寬闊的道路與台中市連成一氣,處處可見新造的公寓,與台中市包絡成緊密的生活圈。

愈近都市愈狡猾

在台中市外第一圈的市鎮裡,區內的電子、機械、木器業發達,工廠林立,大量的外地人口來此就業。這裡的犯罪率與最外圍靠山的東勢,靠海的清水、梧棲比起來,相對高出許多。

從台中地方法院今年一至六月受理被告案件看來,經法院判定交付保護管束及假日生活輔導的青少年,有七一%集中在都心及第一圈同心圓的範圍中。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越接近都市的人越狡猾,」在東勢居住了四十多年的老醫師郭英傑感歎地道出心中觀感。社會加速變遷,「連觀護人都被受刑人騙過錢,」擔任過六年榮譽觀護人的張朝賀搖著頭表示。

客觀條件上,台中縣除了民風較為純樸保守,主觀條件也有它獨到之處。

「台中縣的員警素質、風氣都好,」首經服務過多個縣市的台中縣刑警隊長內舉不避親地表示,縣長廖了以不顧不法業者以選票威脅,親自帶隊拆除危及公共安全的營業場所,今他印象深刻。台中縣霧峰分局長江遠欽不諱言,主政者的重視對於治安有正面的強化作用。

然而,在台中地區令警界及地方人士所引以為憂的一個新趨勢,是逐年急遽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

台北市,新生南路、總統府廣場上新新人類飆舞,大批的憲警維護著他們不受干擾。台中市,自由路上新新人類的飆車,數千名員警強力地加以取締。

「他們其實也不是有計畫、有組織的飆車,」一位警官觀察,每天下午三四點以後,自鄰近縣市騎著摩托車晃盪而至的青少年,轟轟地進入台中市大街小巷流竄,逐漸鏖集成群,遇有路人圍觀,在這種暗示和鼓勵氣氛下才競相呼嘯飆車。

根據台中市警局的統計,今年一至九月青少年犯罪人一數,占所有犯罪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台中縣是三分之一),台中市警局為此加緊推動「旭日專案」,加強青少年犯罪防治工作。

不論是台中縣或台中市,青少年犯罪種類又以飆車、汽機車竊盜,以及吸毒為大宗。

「問題家庭是青少年犯罪的主因,」台中地方法院主任觀護人張乙指出,少年犯的家庭經濟大多數並不虞匱乏,多半來自小康家庭。但是,從少年犯以國中程度居多的情況看來,「國中教育不可否認地是有一些問題,」張乙認為升學主義掛帥的風氣貽害不淺,青少年缺乏學業上的成就感,又沒有一技之長,難以適應朝九晚五的工作形態。好逸惡勞的結果,KTV從業人員、酒廊少爺、美少女坐檯,錢多事少的工作成了青少年最愛。

就犯罪防治的觀點來看,「犯罪防治工作,自兒童時期就該開始,」中央警官學校黃富源指出,等到少年犯逐漸長大成人,不但矯治效果不大,更須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

除了從空間的整體性考量台中縣、市治安的共生關係外,更值得關注的是時間上的延續性,青少年究竟會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樑,或是社會未來犯罪的主人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