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跟外科醫師一樣重要的幕後英雄

《麻醉風暴》沒有說清楚、講明白的事

林珮萱
user

林珮萱

2017-10-20

瀏覽數 41,450+

跟外科醫師一樣重要的幕後英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熱播中的《麻醉風暴2》,你追劇了嗎?這部頗受好評的電視劇自9月9日開播以來,平均收視率達1%以上。首集25歲以上平均收視率1.32%,創下公視歷年連續劇首播收視新高。

其實,《麻醉風暴》最早於2015年4月開播,全劇僅6集,因劇情緊湊、演員表現出色,內容結合醫師過勞和醫療人球事件,收視不俗。於第50屆金鐘獎贏得最佳迷你劇集、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與最佳導演四座獎項,叫好又叫座。

劇名由來是,男主角為一名麻醉科醫師,因被控於手術過程中,不當投藥導致病人死亡,遭到停職接受調查,他後續為了追查事實真相,一步步掀起一場「麻醉風暴」,揭露醫療界的健保制度、醫院評鑑、醫療糾紛、商業利益等黑幕。

但多數人看完麻醉風暴,仍對麻醉科醫師相當陌生,因為劇情對這個職業並無過多的琢磨。

一般民眾都習慣找名醫看病、手術,卻不在乎手術的麻醉科醫師是誰?也不知道麻醉科醫師在手術中扮演什麼角色?

「很多人大概是因為這齣電視劇,才知道原來有個行業是麻醉科醫師!」台大醫學院麻醉學科教授、台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王明鉅坦率地說。

跟外科醫師一樣重要的幕後英雄_img_1

麻醉科屬於「幕後科」,麻醉科醫生沒有門診、不會主動接觸到病人。內、外、婦、兒科屬於「幕前科」,有病人上門求診。

別以為麻醉工作只是讓人「睡著」「醒來」。要做好這兩件事須經過專業訓練。 到底麻醉科醫師有多重要?

如同電視劇內容,麻醉科醫師的工作多在手術室內,當外科醫師執行開刀時,協助處理病患麻醉、生命徵象監控的任務。雖非直接治療病人,卻是重要「輔助治療」角色。

一般手術,短則2~3小時,較複雜的手術甚至費時7~8小時以上。然而不管手術大小和時間長短,一定要有麻醉醫師,堪稱是手術室內的幕後英雄!

跟外科醫師一樣重要的幕後英雄_img_2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假設今天病患要動腦部手術,執刀外科醫師負責開腦,其餘都是麻醉醫師的工作,包括病人的姿勢、體溫、血壓、呼吸、心跳等生命徵象維持與監看。

王明鉅透露,手術最重要的就是要「順利成功」。外科醫生負責治療好病患,讓手術「成功」,而麻醉科醫師負責讓手術「順利」。

例如外科醫師若在手術過程,不小心割破血管,病患突然大出血,麻醉科醫師得快速輸血,維持病患血壓、確保生命徵象穩定。

為扮演好麻醉科醫生的職責,王明鉅分析,至少要掌握三關鍵。

首先,外科醫師要動的是什麼手術、手術方式為何。第二,了解病人身體狀況、過往病史、是否正在使用何種藥物。第三,有哪些麻醉藥物可用,「麻醉醫師手上有什麼武器,」王明鉅形容。

其實,麻醉科醫師很像手術室理的交通警察,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包含臨場的病人狀況、執刀醫師需求等,立即做出適當的調配判斷,不讓手術過程「塞車」,順利完成。

比方說,外科醫師若在動刀過程不小心割破血管,病患突然大失血,麻醉科醫師得快速輸血,維持病患血壓、確保生命徵象穩定,讓外科醫師的手術不被耽擱、順暢進行。

病人接受麻醉後,失去意識、知覺,麻醉科醫師等於是病人在手術期間的萬能保母!

王明鉅舉例,手術時間長達數小時,會因沒注意到病人躺的姿勢,讓病人的四肢被醫療機器壓迫,就有可能讓手腳神經因長時間壓迫導致傷害。就曾聽過病患因背部開刀,手術過程全程趴著,因姿勢不當、眼睛壓迫過久,最後手術成功了,卻造成失明的遺憾。

今後,可別再以為麻醉科醫師「只負責讓病患睡著而已」。任何一場手術的成功,都少不了這群幕後英雄的專業照料!

(採訪/滕淑芬、林珮萱;圖/麻醉風暴2粉絲團劇照)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