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強勢的連戰?

慕壘
user

慕壘

1995-10-15

瀏覽數 10,950+

強勢的連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5 / 11月號雜誌 第113期遠見雜誌

國民黨在十四全會第二次會議上,李登輝親點了連戰成為國民黨副總統提名人,許多人都發現,從那一刻開始,連戰變了。

過去在立法院內,不管在野黨如何喧鬧,一向以溫文著稱的連戰總是目無表情地看著立委的辱罵。這個會期,連戰不僅在國民黨黨內會議上,強調在野黨的阻擾上台,是人民的損失,並強力動員立委支持;國民黨立委不但支持連戰在上午完成報告,還緊抱連戰大腿,將他抬起來作勝利的歡呼。

正如新聞局長胡志強形容,立法院已經從兩院的互動,變成了黨與黨的對立衝突。

非僅如此,在最近的立法院總質詢答詢中,極其明顯地可以看出,連戰對國民黨立委和顏悅色,對於在野黨卻是極盡反諷之能事,其刻薄的程度,不下於民進黨的副總統候選人謝長廷。

更有趣的是,媒體報導了連戰有意爭取未來「副總統兼閣揆」的機會,連戰相當生氣,生氣的不是媒體將他意向曝光,而是「為何報紙說我不是強勢」?可以很清楚地發現,連戰絕對不甘於做「沒有聲音的副總統」。

政壇人士都清楚,富有外交官性格的連戰是個不喜歡捲入鬥爭或爭議的人,就算是在國民黨內政爭最激烈的時刻,連戰仍然保持自己與各方交好的關係。同樣在維護李登輝政權,台灣省長宋楚瑜不時成為反對派的箭靶遍體鱗傷,也塑造出宋楚瑜「權臣謀士」的形象,唯獨連戰毫髮未損,反而順順當當地坐上國民黨接班人的角色,很多人都說是連戰深諳為官之道政治三昧,非常人所能及。

世家子弟出身的連戰,懂得迴避暴風眼,會以最小的風險搏得最大的勝利,不論是做人、治國,處處都顯示連戰不欲冒進的性格。

不再做「太平宰相」

做為絕對強勢的郝柏村繼任者,連戰這種平緩的個性確實會使人家感到「相對弱勢」。過去在「太平宰相」時期,連戰可以不在乎外界對他的觀感,但在民選總統時代,連戰意識到形象重塑的需要,他開始向立委請教如何放下身段,如何造勢,行政院也相當慎重地開會,隨時對媒體的批評因應。

行政院秘書長趙守博早在立法院開議前,幾次召集幕僚小組會議,為連戰凝好了金融危機、行政中立、個人財產與辭職參選等相關議題,讓連戰安然度過在野黨逼宮難關。

報紙批評連戰施政報告是「空包彈」時,經建會也專門開了個會檢討,連戰還要各部會主動積極,「發揮主動文宣效果」。

連戰自己也沒閒著,在開議前首次分批與行政院、立法院記者共餐,面對面溝通,這是歷屆閣揆所僅見。密集地見國民黨立委,極盡可能地給這些「未來樁腳」競選承諾與支援,是促成開議抬人氣氛的主因。

連戰更善於利用每次下鄉機會,向所有選民拉票,流利的鄉土用詞,一掃連戰的「尊貴形象」。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回顧連內閣兩年多來的政績,很難說他是個弱勢的閣揆,只能說連戰的施政手腕比較圓熟。

連戰不動聲色地擺下了六年國建的大計畫,以亞太營運中心的目標來取代;在多次的人事任命上,許多人都知道連戰有一定的堅持;在全民健保的推動,連戰的決心可能比李登輝更強,只是連戰絕對不會奪走李登輝強勢領導的光芒。

連戰其實是個相當有主見的政治人物。當各界對於國家定位問題爭吵不休時,連戰對兩岸關係談話相當謹慎,也絕對不會引起外界的猜忌。連戰曾在私下向人表示,他對兩岸關係的所有談話,絕對是「自已深信的」。

在維持兩岸平穩發展下,連戰有意推動「不為對岸所忌」的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也是他所深信的台灣出路。因此,連戰最希望讓外界了解的,是他對於台灣經濟遠景的期待,他非常渴望能「多談經濟活路,少涉政治是非」,但在選舉對立氣氛中,連戰難能「不問世事」,這是連內閣在即將下台前最不甘心的一件事。

正因連戰自己希望在任內能看到「亞太營運中心」的初步成果,所以他極力爭取自己地位於不墜,不但要有副總統的名位,也期待維持內閣主導的實權。

連戰這樣的角色定位,或多或少也有鞏固自已接班人地位的味道。

營造「連戰大道」

問題是,連戰在新的民選時代,不能再靠李登輝的庇護得到支持,他必須營造自己的一條路,一條不威脅李登輝強人主導的連戰大道。在可預見的將來,國民黨順利維繫執政地位,李登輝的用人策略仍將維持中生代的「恐怖平衡」,連戰就必須更花心思地來迎接其他可能競爭者的挑戰,沒有「李登輝庇護」的挑戰。

政壇人士分析,長年在政務系統發展的連戰,必須要對黨組織與軍方有更深的耕耘,才能穩固自己的權位基石,李登輝在接下總統職位後,花了多少力氣才能掌握黨和軍系力量。連戰雖然不必「開疆闢土」,但必須要以更具體的策略,去贏得黨務與軍方系統的信心。

連戰如果要想有更上層樓的機會,必須要做好準備,如果在未來四年李登輝無法在兩岸政策上取得進一步突破的話,連戰所面對的時空環境將要比李登輝的島內改革過程更為艱鉅,未來爭取海峽對岸的信任,維持台海和平的要務只會越來越困難,不會越來越輕鬆,卻是未來台灣領導人絕對無法逃避的議題。

換句話說,只要大局不變動,李登輝主政成績仍將側重於破除僵局的局面,其正要收拾這「有破乏立」的局面,還是在第十屆總統任內。

國民黨能不能維持執政已經是個大考驗,國民黨能不能浴火重生,面對在野黨乃至於中共的壓力,將是連戰和其他國民黨中生代的大挑戰。黨內的權位鬥爭和這場大競賽相比,都只是「茶壺裡的風暴」,還得「過五關斬六將」的連戰再不向世人證明自己的魄力與擔當,還待何時?連戰不變,行嗎?

(本文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