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美國人現在還讀莎士比亞

「去中國化」無助於台灣「獨立建國」

張作錦
user

張作錦

2017-09-29

瀏覽數 6,650+

美國人現在還讀莎士比亞
 

本文出自 2017 / 10月號雜誌 FinTech爭霸戰

高中國文課綱問題,醞釀甚久,終於在8月間的「課審大會」上引爆。表面上看,是文言和白話的比例問題,骨子裡誰都知道,是「去中國化」問題,是「台灣國家重建」問題。

許多人士推動台灣「獨立建國」,已歷有年所,贊成和反對的意見已說得差不多了,無需一再申述。我們只是想問:台灣「獨立建國」必須「去中國化」嗎?「去中國化」真正對「建國」有幫助嗎?

一個最大的檢驗體,無過於以英倫三島移民為主體的美利堅合眾國。美國獨立前和獨立後,都不否認他們與英國的血緣關係。他們人名也叫喬治、瑪麗,地名也叫格林威治,甚至把東北角最有名的幾個精華州統合稱為「新英格蘭」。他們獨立前和獨立後,都照樣讀莎士比亞、亞當斯密、洛克和約翰遜。這些,並不會妨礙它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如果當初他們執意要切斷與英國的臍帶,中斷一切養分,說不定就沒有今天這麼強大的美國。

即使從政治上的功利主義著眼,中華文化也有利於「台獨建國」。世人對新加坡的成就多有較高評價,星洲國父李光耀有一次在演說中指出:「我們成功的一個理由,在於一分有彈性的軟體——文化。」李光耀認為那個「文化」就是中國的儒家思想。他說:「移居東南亞地區的華人,都秉有儒家價值觀,重視家庭團結,盡力撫養下一代,使他們接受良好教育,富有活力幹勁,工作表現出色。」所以李光耀在新加坡提倡說華語,推展儒教,把一塊彈丸小島變成一個閃亮的明星國家。

有實力才能「獨立建國」

聯合國又開會了,民進黨人士照例派遣「宣達團」,到紐約「宣達」台灣希望加入聯合國的意願。世人皆知,聯合「國」會員「國」,是以國家為條件的。換言之,先要成為國家,然後才可望成為聯合國會員,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民進黨人士年年「宣達」,目的只在「出口轉內銷」而已,毫無實際作用。倒不如腳踏實地的做點正事,使台灣有實力,自己站起來,或可望「建國」有成。台灣自己要站起來,至少有兩個條件:

第一、停止「內戰」,不要再搞族群分化鬥爭,使全體生活在台灣的人,都了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努力樹立一個自強的目標。

第二、全力發展經濟,不要讓「政治運作」妨害了經濟建設。我們已經從亞洲四小龍被除名了,現在人才出走,產業外移,台灣快要變成一個空殼子了。

美國《華爾街日報》不久前曾描述我們說:「Taiwan leaves itself behind」。我們的報紙翻譯得很婉轉「台灣自甘落後」。譯得沒有錯。若是嚴苛一點,也可說「台灣自甘墮落」。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不管是「落後」還是「墮落」,都與「獨立建國」背道而馳。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