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凌晨4點30℃ 馬拉松跑者集體崩潰棄賽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7-09-28

瀏覽數 53,300+

凌晨4點30℃ 馬拉松跑者集體崩潰棄賽
 

秋高氣爽,跑馬拉松應該很舒暢,但今年秋天實在是太熱了,秋老虎發威,9月多場馬拉松賽事,許多選手都抵擋不住高溫,還有人跑到抽筋被迫棄賽,不少「全馬」選手索性改跑「半馬」。

第6屆「火燒島全國馬拉松」本月24日在綠島開跑,因為太熱了,果真像是「火燒島」,棄賽人數創開賽以來最高紀錄。主辦人許雅惠說,「島上超商、雜貨店的衛生冰塊都被我們買光了,讓選手吃冰塊消暑。」

凌晨4點30℃ 馬拉松跑者集體崩潰棄賽_img_1

(圖/頂著33度以上高溫跑馬拉松,許多選手都熱得用水淋溼身體、頭頂降溫;主辦單位提供)

大熱天開跑 老馬也落馬

在炎夏跑馬拉松如同「烤肉馬」,容易發生中暑、熱衰竭及抽筋等症狀,所以7、8月馬拉松賽事不多。等到9月,各級學校陸續開學,愛好跑步的民眾也先後開跑,沒想到秋老虎賴著不走,已過秋分,清晨5、6點就見30℃高溫。

9 月17日在新北市鶯歌區舉辦的「三鶯桃花源馬拉松」,因為賽道在河堤,沒有樹林遮蔭,就連經驗老道的「老馬」,也耐不住高溫曝曬,紛紛落馬棄賽。

凌晨4點30℃ 馬拉松跑者集體崩潰棄賽_img_2

(圖/今年的火燒島全國馬拉松是歷屆最高溫,有選手熱得戴帽子還不夠,更撐傘跑;運動筆記提供)

主辦單位說,今年雖有冰水與冰塊不斷降溫,並將關門時間延長1小時,希望完賽率提高,但全馬組仍有28人棄賽,另有26人中途改成半馬組。

冰塊包沒用 跑者險成肉乾

女跑者傑西卡是三鶯桃花源馬拉松棄賽者之一,心中滿是無奈,本想在隔周的火燒島全國馬拉松扳回一城,沒想到天氣還是太熱了,再度落馬。

傑西卡說,主辦單位用心抗熱,還替選手準備隨身冰塊包降溫,跑者都感受到美意,但實在是太熱,「都快被烤成肉乾了」。

另一位跑者說,很感謝主辦提供冰塊給跑者,變跑邊降溫,還有辛苦的志工、交警在大太陽下協助,「賽道風景很美,但跑第2圈,已曬到沒體力欣賞。」

凌晨4點30℃ 馬拉松跑者集體崩潰棄賽_img_3

(圖/高溫跑馬拉松相當耗體力,嘉義諸羅山馬拉松主辦單位在補給站以現炒蛋為選手補充體力;主辦單位提供)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汗水沿路甩 百人抽筋棄賽

「凌晨4點,溫度是30度」,第2屆嘉義諸羅山馬拉松24日在嘉義市體育場開跑,儘管主辦單位把全馬組、半馬組的起跑時間提前到清晨5點30分,與賽選手清晨4點多陸續抵達會場,卻沒能感受到清晨的涼意,反而感覺悶悶的,等到快7點,已見太陽高高掛,許多選手「 溼身」、汗水沿路流。

主辦人陳泳全是嘉義市諸羅山長跑協會總幹事,本身是12年跑齡的馬拉松好手,了解大熱天馬拉松跑者需求。這場全馬路線由嘉義體育場出發,繞著蘭潭及仁義潭跑,除平均2到3公里就有水站、補給站,今年更是加碼300包冰塊,放置在沿途補給站的大冰桶,每站另有2大箱冰沙供給選手降溫。

嘉義諸羅山馬拉松考量氣溫因素,延後關門時間為6小時50分,讓後半段跑者能順利完賽,但全馬組有670人,仍有170多人棄賽,其中100多人是中途抽筋,被迫棄賽。

凌晨4點30℃ 馬拉松跑者集體崩潰棄賽_img_4

(圖/今年的火燒島全國馬拉松是歷屆最高溫的一場,選手歷經5、6小時好不容易完賽,身上都多了件「人肉背心」;跑者郭誌雄提供)

熱爆了 火燒島名不虛傳


第6屆綠島火燒島全國馬拉松也在24日開跑,主辦單位考量夏天太熱,冬天有東北季風,船班不穩定,因此選在9月秋分、天氣有點涼的時節跑馬拉松,沒想到氣候詭異,進入9月愈來愈熱,不少地方創下秋天最高溫。

主辦人許雅惠表示,綠島溫度真的太高,跑過12點,選手多會出現身體不適,考量離島醫療後送機制問題,所以歷次馬拉松賽都無法延後關門時間。

今年已把全島上漁民用的黑色方型大水桶全找來,放在補給站丟入20公斤大冰塊提供冰水與冰飲,希望能讓全馬、半馬選手都能喝到冰飲降溫。消防車也在前一天支援全線14個水站,補給沖涼水源。

凌晨4點30℃ 馬拉松跑者集體崩潰棄賽_img_5

(圖/因綠島水源缺乏,火燒島全國馬拉松在賽前一天,主辦單位還特別委請消防車至各水站注水至大水桶,讓選手降溫;主辦單位提供)

防熱傷害 喝水、補充電解質不可少

國立台東大學運動與健康中心物理治療師詹仲凡表示,常見「熱傷害」分為中暑、熱衰竭、熱痙攣。中暑症狀包括核心體溫超過40℃,臉色紅通通,意識昏迷或躁動、胡言亂語等。若是臉色蒼白、皮膚冰冷,則可能是熱衰竭。熱痙攣是因體內水分流失,肌肉內電解質不平衡致抽筋。

中暑處理方法是盡快降溫,冰敷動脈位置,淋冰水搧風,擺頭高、腳低姿勢。熱衰竭則要預防休克,擺頭低、腳高姿勢,並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詹仲凡建議民眾平時每10分鐘喝一口水,運動前可先喝一杯水(約250c.c.),運動過程中盡量不喝含酒精或高糖分飲料,注意補充電解質,加上防日曬,穿吸濕排汗功能衣服,都可預防運動熱傷害。

(首圖/ 跑者廖武輝提供;本文轉載自2017.9.27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