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全世界約有60多億人,根據預測,再過30年,全球人口將增加至90億。龐大的人口會改變城市的樣貌,例如下過雨、一片混亂的城市,可能因此塞車好幾小時;現代化、都市化的過程中,不僅消耗許多資源,還對環境造成污染。
隨著可能出現的大小問題,能不能利用照明、光聯網等科技,讓人們的生活往好的方向進展?
飛利浦照明(Philips Lighting)全球戰略負責人比爾•比恩(Bill Bien),在WCIT上,試著為大家找出答案。
比恩談到,不少國家、企業已經發現許多問題,能以照明科技來改進。像是全世界還有15%的人生活在沒有電力、照明的環境,若是使用太陽能燈,對非洲、印度、東南亞等開發中國家來說,等於每天晚上多了3小時的時光,能用來讀書、經商,也可降低犯罪率。
又或是在產業中引進LED燈,不僅較傳統照明節省30%至40%的能源消耗,若再加上軟體,還讓城市變得更智慧,「我們要用燈光,讓世界變得更好。」比恩說。
目前,飛利浦在全世界37個國家、850個城市推出智慧聯網照明「CityTouch」計畫。在印尼雅加達的街道上,飛利浦正與政府、當地夥伴合作,建構智慧照明系統。
透過在街燈裝設感測器,管理人員能以遙控方式,監控燈光,也能獲取資訊,知道街燈運作是否正常,「一旦發現街燈壞掉,能決定是否要馬上維修;透過遠距監控,降低了20%的營運本。」比恩提到,街燈裡的感測器還和監視器連結,若是發生事故,警方可以藉此判斷事件發生地,立即做出回應。飛利浦同時和思科合作,確保資料不會外洩。
除了街道,飛利浦的照明技術還應用在建築物。人的一生中,花費將近90%的時間在建築物裡,建築物必須環保、舒適。
一般來說,照明占建築15%的能量,空調、暖氣則占30%至40%,如果照明系統能提供資訊,讓使用者知道空調溫度、能源使用量,資源將能被妥善運用。
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號稱最先進的智慧辦公室「EDGE大樓」,便採用飛利浦的智慧照明聯網系統。大樓裡的每個照明,都有專屬ID,能整合到IT網路中,藉著資訊傳輸,系統會即時呈現空間的使用率、溫度、能量等數據。辦公人員也能利用智慧型手機,控制個人的工作環境。
「可見軟體對智慧城市相當重要。」比恩強調,創造生態系、與各城市的夥伴、政府合作,是飛利浦極力在做的事。
比恩其實會說中文,他提到,30年前,他在台灣念書、學語言,而這次WCIT重回台北,「台北已經變成一個好美的城市。」他認為,台北向來擁有極佳的創新與創意,「一起讓城市變得適合人居住吧!」
(圖/蕭玉品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