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謹記初心 實踐自己想要的未來

校長經驗談 〉實踐大學校長 陳振貴

謝明彧
user

謝明彧

2017-09-21

瀏覽數 5,650+

謹記初心 實踐自己想要的未來
 

本文出自2018研究所指南

很多學生報考研究所,並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自己為何而讀?只因為大家都有讀,自己也不能不讀。

1971年我從成大外文系畢業時,也面臨過類似的選擇題。不同的是,當年大學生很少,台灣經濟又正起飛,外語人才奇貨可居,畢業就有工作等著。

滿手選擇時 先自問你要什麼未來

當時外文系畢業,有四大出路──當老師、到貿易公司上班、考公職,以及升學念研究所。

我們那屆只有三個人選擇考研究所,我是其一,我喜歡新鮮,不愛朝九晚五的生活,並不想當公務員;而當時貿易公司大多在台北,我對台北人生地不熟,而且生活費也不便宜。至於當老師,往往需要透過關係找門路,我又不認識有頭有臉的人……,只好繼續升學。

然而升學可以留在國內,或出國留學,但當年出國花費非常高,申請也不容易,所以我就決定繼續在國內讀研究所。

聽來無奈?但其實,我從中學起就希望「當老師」,雖說我大學時有修教育學分,但若想到大專教書,就得有研究所學歷,因而研究所其實是我的首選!

而為何我會想當老師?其實是小時候受到級任老師的啟發。

我是彰化縣埤頭鄉人,國小三年級時,導師是位安徽籍的退伍營長,名字叫田子久,對我人生影響非常大。

那時候,老師就住在學校附設的宿舍中,他會將教室鑰匙掛在宿舍門上的勾子上,每天最早到校的學生,就可以去拿鑰匙開門,而老師會對全班說「今天是XXX來拿鑰匙」,這句話其實沒什麼,但對那時候的小孩子來說,卻是極大的肯定。

就為了得到一句誇獎,加上又是班長,我每天都最早到校,當那個拿鑰匙的人。但其實我家離校甚遠,每天得走50分鐘路,因此天剛亮得起床,赤腳背著書包、跑過田埂和泥土路,就為了聽到老師說:「今天是陳振貴拿鑰匙!」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這是田老師給我的身教之一,教育不是獎勵,而是鼓勵,就能讓學生自動自發地想要變成同學間的好榜樣。

也因此,我從小就立地當老師,就算我大學讀外文系、研究念外交所,我始終知道未來要往教育領域邁進。

有興趣的、有機會學的 就趕快學

不過,我雖然知道想從事教育工作,卻不知道能教什麼?我的做法是:有興趣的,就去學!有機會學的,就趕快學!

我想要教人,就必須先把自己層次提高,於是我做了很多「課外的主動學習」。例如念外文系時,我發覺,大家除了上課看課本、下課做作業,生活中根本沒人講英文或聽英文,於是大三時,我就發起了英語口說聯盟(English Speaking Association),每週某幾天上課時,大家只能講英文,號召大家從生活中把英語練起來。

暑假時,我也去當家教,還翻譯字典當打工,甚至去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當講師,都是為了把自己的外語變得更好。

而除了英文,我還修了中文、哲學、歷史、外交、政治、企管、國貿、新聞……,後來讀研究所和到海外求學時,我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收集教授們的課程大綱,看他們有哪些指定用書。因為理解一門學問的輪廓,通常只要把教授指定的三四本基礎課本讀完就能略知一二,這是自學入門的捷徑。

所以問我為何要讀研究所?簡單來說,就是「見賢思齊,向前行」。一旦你對人生有目標,對未來也就有期待;當熱情出自內心,企圖心也就自動自發展現出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