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如何利用視覺化改變行為?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9-14

瀏覽數 5,950+

如何利用視覺化改變行為?
 

納森‧ 夏特利(NATHAN SHETTERLEY) 

利用視覺化改變行為

「平庸的資訊如何能教一個人去做任何事?」納森‧ 夏特利的問題既和修辭無關,也和文學無關。身為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顧問,他正在協助大型公用事業客戶,找出改變用戶行為的方法,也就是說服他們更節約能源。一般建議形同虛設︰省電教育和自動開關燈科技。但是夏特利有一個不同的想法,他想要改變用戶的帳單。

這個想法源自於他在加拿大魁北克的拉瓦爾大學(Laval University)求學時期。他曾經參與一家想改變消費者能源使用行為的新創公司,該公司設計了一個應用程式監測能源消耗,如果軟體能達到節省費用15% 的目標,公司就可以跟公用事業客戶拆分節省下來的費用。「他們之前所有努力都沒成功」,夏特利回憶道,「那些全都把重點放在工程方面。我們利用軟體轉換成較為圖形化和人性化的東西,結果真的幫了公用事業的大忙。」

最後新創公司陷入困境,而夏特利看到一個機會。「我對老闆說:『如果年底前我可以銷售X 美元,就讓我來經營公司。』我達成了目標,也當上了擁有CEO 實權的行政總裁。」

數年後的今天,他在埃森哲公司正面臨了類似的挑戰。夏特利認為,在用戶帳單中併入容易理解的資料視覺化,將能夠改變用戶的習慣。他找到一家供應商,他們在用戶帳單的設計上,比其他同業投入了「近100倍以上」的努力。「長遠來看,他們並不是最便宜或最安全的選擇,」他回憶道:「但整個團隊,尤其是我相信,把視覺化融入這個單調無趣的事業,將會創造出一番新氣象。」

結果確實如此。在帳單上增加簡單的圖表,似乎影響了人們能源使用的選擇。夏特利選擇的電力供應商「OPower」,成為了20 世紀中期最夯的綠色科技成功的案例之一。

他大膽地選擇和獲得的成果,引起了公司各方的注意。從那之後,埃森哲的技術研究室每次需要有人幫忙視覺化的工作,就會打電話找他。漸漸地,他的工作轉向全職負責大數據的專案,而他也全心投入於視覺化製作,因為大家都不愛。當時重視的是,建置大型資料庫和增加資料科學實力,不一定會考慮如何表現所蒐集的資料。

「大數據專案是類似於電費帳單的挑戰,只是規模更大,」夏特利說:「如果你從資料開始,對著一個人指著資料,結果也就是如此而已。你需要一個透視鏡來觀察資料,你必須考慮使用者的需要。諮商顧問會說,你必須提出這個經典問題:我們要的是什麼結果?」他說,資料科學家不見得這樣想。他們比較不會積極地想要得到什麼結果。對他們許多人來說,收集和分析資料就是最終目的。夏特利知道,客戶不需要看到圖表中的資料;他們需要看到想法。顧問不會吝於展示資料;他們想要說服客戶,並引起他們對於想法的熱烈討論。

在埃森哲公司,資料視覺化程序已經成為正式的「視覺素養課程」—教導資料科學家和非設計人一系列的基本視覺化工作坊。「我們堅信,資料架構、分析和視覺化同等重要。它們彼此息息相關,如果你拿掉了一個,另外兩個就沒那麼有價值了。」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夏特利的視覺化第一步,是提出決定圖意內容的問題︰我們打算達到什麼目標?觀眾是誰?他們喜歡和不喜歡什麼?我們能提供哪些資料?「不僅是我們有哪些資料,」他特別指出:「還有我們能帶給觀眾更多什麼?」

接著,視覺化團隊開始畫草圖。「我們不認為大多數工程師會這樣做,於是我們把它納入課程。」這個步驟是反覆做的,目的是希望做視覺化的人和資料科學家可以同調,或是在投入太多工作之前,及早發現他們是否該改變方向。夏特利經常用顧問的說法,把這個步驟叫做「以反覆設計做期望管理」。他說:「畫草圖可以幫助你,找到視覺化程式遊樂場的入口。真的很有用。」

不過,它的推行並不是一直那麼順利。「對從事IT 工作30 年的人來說,畫一系列沒完稿的草圖,這主意實在太匪夷所思。最初他們很不喜歡;他們希望可以有一些需求條件,希望可以做出一個完成的東西。那就是他們習慣的工作模式。」儘管如此,他們仍然共同參與視覺化,而且夏特利說,一旦工程師們做了幾次之後,他們就會愛上這個方式。

推行視覺化程序的一個結果,令人意外的,工程師們也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只不過角色顛倒了過來。「你希望我們提高視覺素養,但我們希望搞設計的傢伙要提高資料素養。」夏特利說工程師們這樣跟他說。所以現在除了「視覺素養課程」,埃森哲公司也有提供設計者的「資料入門課程」。

夏特利兼具了資料和視覺化的專業知識。但他說,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採取了更聰明的方法組織視覺化,他們不再尋找擁有視覺化和資料能力的特殊人才,而是把重點放在成立人才多元化的團隊。

「找一位美編、一位分析師、一位軟體工程師、一名架構工程師,加上一位經理人,就是一個五角鼎立的團隊。或許是五個人,或許是三個人或六個人。做法可以有彈性,但總之是一種創造資料視覺化核心競爭力的方式。如果你要找一隻獨角獸,讓一個人去做視覺化,那麼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就錯了。

「當你仔細去思考的時候,這似乎很顯而易見;但過去好一段時間,我們對視覺化太操之過急了。尤其是在矽谷這裡,我們很興奮有新點子想法,高談闊論那將會如何改變世界。然後,激情過後,我們才會坐下來說:『好吧,回到現實我們應該怎麼做?』」

如何利用視覺化改變行為?_img_1

本文節錄自:《哈佛教你做出好圖表》一書,史考特.貝里納托(Scott Berinato)著,陳玉娥譯,三采出版。

圖片來源:pakutaso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