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怪奇物語》邁向《牠》!重塑80年代的恐怖魅力

史蒂芬金的恐怖奇幻經典大作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7-08-31

瀏覽數 15,750+

從《怪奇物語》邁向《牠》!重塑80年代的恐怖魅力
 

去年7月,《怪奇物語》在Netflix播映,獨特的敘事技巧與選角、配樂的呈現,都讓這部發生在青少年間的冒險故事,交織出許許多多駭人聽聞的事件,它相當令人著迷,令觀眾彷彿跟著主角們的視野,探索神秘的未知。

《怪奇物語》的評價不僅在爛番茄上獲得95%的高分,它更激發了眾人嶄新的感官視野,時而心碎、時而恐怖,卻又在許許多多的轉瞬間,點亮一燭充滿希望的火光。

這部影集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杜夫兄弟(Duffer Brothers)營造了一個嶄新的世界觀,但他們卻不斷的與1980年代致敬,當年的流行文化、歌曲、藝術、價值觀、時代背景,充分的與「恐怖大師」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好萊塢名導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一手創立《星際大戰》(Star Wars)宇宙的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有所連接,這讓年長觀眾回味無窮,年輕的朋友也能一窺沒有網路、沒有智慧型手機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從《怪奇物語》邁向《牠》!重塑80年代的恐怖魅力_img_1

而正是在那樣單純、傳統、平凡的世界中,孩子間又會發生什麼扣人心弦的故事?

談到80年代、牽涉到孩童之間最天真無邪的冒險,你就一定不能忽略史蒂芬金於1986年所創作的《牠》(IT),這部在當年蔚為轟動的恐怖奇幻小說,揭露了許許多多人心中最深層的恐懼,它獵奇、虛無、縹緲,卻又異常寫實,交織出一股震撼的篇章。

如今,這部作品由導演安迪馬希提(Andres Muschietti)改編為同名電影,並即將於9月7日上映,他重塑了故事中1988年的時代背景(原著為1957年),用極為高張力的呈現描繪出恐怖小丑的形象,劇情完整、寓意深刻──連史蒂芬金自己都說,這是記憶、童年創傷,以及隱藏在傳統小鎮價值觀背後的醜陋。

從《怪奇物語》邁向《牠》!重塑80年代的恐怖魅力_img_2

知名電影評論家安東尼布雷尼察(Anthony Breznican)提到,「我認為《牠》是史蒂芬金眾多改編劇本中,最好的作品之一。」他強調,除了兇手小丑的詭譎陰森,作品還深入探討孩子們的悲傷和憤怒,唯有當他們意識到那些應該愛護和保護的人時,才會產生應有的態度與勇氣。

這些是史蒂芬金故事和電影中我們經常忽視的主題,一旦能看清故事背後的真相,絕對能有當頭棒喝的醍醐灌頂感受。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從《怪奇物語》邁向《牠》!重塑80年代的恐怖魅力_img_3

事實上,《牠》就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血腥,但卻超級有趣、浪漫,發人深省的鉅作──在那個年代,孩子們放暑假不會沉溺於電動,而是跟著三五好友們到處去冒險,故事的主人翁們,就是一群可能在校園內被霸凌、在家庭內不受重視、只能從朋友中找尋一點歸屬感的「魯蛇」。

這群「魯蛇」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缺點,也都有害怕的故事,這些遺憾成了他們心底的空缺,卻又成了壞人心中最「可口」的佳餚,你可曾想過,嶄露內心脆弱的陰影下,有著讓人無法招架的懼怕?

從《怪奇物語》邁向《牠》!重塑80年代的恐怖魅力_img_4

《牠》描述這群看似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卻又被一大堆光怪陸離的恐懼跟隨的孩子,然而,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在那抽絲剝繭的過程中,有著你想像不到的深刻。

小丑、雨衣、紅氣球……更成了無可取代、經典中的經典。

從《怪奇物語》邁向《牠》!重塑80年代的恐怖魅力_img_5

之所以建立在80年代,是因為那個年代的背景令人懷念,也是美好、單純、但社會價值觀卻有點偏頗刻板的時代,原著書中有一段話,「作為一個孩子,他正在學習如何生活和成年,但也正在學習如何死亡的過程。」這是種隱喻,但也用殘酷的步調發生。

史蒂芬金自己更說,你可別單純的以為這是恐怖電影,雖然小丑是以人們的恐懼為食,但它還包含了滿滿的愛和友誼,還有許多其他美麗的情緒,這也是這部電影令人激賞的關鍵。

從《怪奇物語》邁向《牠》!重塑80年代的恐怖魅力_img_6(劇照提供:華納兄弟)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