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打造醫養合一的金色年代

【遠見雜誌31週年慶國際論壇】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7-08-08

瀏覽數 11,450+

打造醫養合一的金色年代
 

(圖說:天成醫療集團董事長張育美表示,年老不等於停滯,即使從工作崗位退休照樣可做出貢獻)

遠見雜誌31週年慶「全台必修不老學」國際論壇上,邀請不同的學者專家參與演講與座談。天成醫療集團董事長張育美女士以「打造醫養合一的金色年代」為題,幫助大家瞭解長照2.0將為老年人生帶來哪些影響。

迎上世界潮流醫養資源合一的健康事業

在張育美董事長的定義中,金色年代是指五十歲熟年以上,累積半生經驗與智慧,人生價值含金量極高的歲月。在她的觀念裡,年老不等於停滯,即使從工作崗位退休照樣可做出貢獻,而支持這種行動力的關鍵在於健康;她主張在老到完全不能動或死亡之前,應盡可能去做有意義的事,追求理想,讓生命了無遺憾。

長期投身醫療產業,張育美對於國人健康與社會福利尤為關注。她發現,醫學科技發達後,健康觀念逐漸改變,相較於以往,醫療服務板塊發生劇烈變化——若以治療為主的醫院為中心,向左延伸,前段出現以預防為主的健檢事業,向右延伸,後段出現以照護為主的安養機構。她說:「想擁有健康,除了靠自己努力,還需要醫師、藥師、護理師、營養師、社工師、心理諮商師等資源;換言之,醫養資源合一、一條龍的大健康事業,是台灣的需求,也是世界的潮流。」

從少子化成為趨勢的那天起,社會老齡化已無可避免,由少數年輕人擔負起照顧多數老人的壓力,惡性循環下,多少年輕人有意願、有能力孕育下一代,頗值得憂慮。「看看鄰國日本,從這個老齡化的先進國家,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日本很早就意識到人口老化的問題,所以認真投入社區和居家醫療。」張育美指出,當社會出現大量老人,國民需求必然改變,銀髮族的照護需要極大的智慧、愛心與財力,這正是國家從長照1.0發展至長照2.0的緣故。

約有70%的老人於醫院來來回回,在健康與病痛之間拔河。我國從2008年分階段建立長期照護制度,第一階段的十年計畫告一段落,第二階段在長照服務網絡和立法上有更大的企圖心,2015年5月立法院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明訂在2017年6月3日上路。若以1.0和2.0做比較,除了服務對象擴大、項目增多、預算提高,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出院準備」和「居家醫療」,這兩項也是推動長照2.0的最大瓶頸;換言之,必須有人在「醫院端」和「照顧管理端」扮演橋梁的角色,並培植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照顧團隊。

健全資源分配,讓需要者獲得更好的照護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桃園市推動「醫療小管家」以來,已建立醫病關係和社區服務的基礎,天成醫療集團的天晟醫院正是「醫療小管家」的合作責任醫院,與社區藥局、長照機構密切合作。天成醫療集團包含中壢天晟區域教學醫院、楊梅天成地區教學醫院(又分新建院區、慢性病院區),總床數約900床,是南桃園地區最大的醫療體系。

由於具有醫療專業,又對日照、長照有經驗,天晟醫院是首家通過中央長照ABC審核的私立區域教學醫院。在長照2.0的模式下,天晟醫院為「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負責對有照護需求的病人在出院前三天進行評估,執行「出院準備」,連結附設的日間照顧中心、機構式護理之家,並整合當地資源,包括「B級複合型服務中心」和「C級巷弄長照站」等,如此一來,社區有了照顧能力,專業人士也會走入社區。未來,天晟醫院採取1A-2B-7C的模式,在大桃園南區打造長期照護網絡。只要落實ABC據點並善加分配,非但不會占用健保資源,還能打造許多健康城,讓需要者獲得更好的照護。

享受熟齡生活的張育美對未來仍有眾多規劃,正因人生不可預測,所以她珍惜當下,以積極心態去追求理想與快樂。她精神奕奕地說:「老不可怕。即使滿頭銀髮,也能再創閃亮的金色年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