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天津,空氣被炎陽蒸餾得乾澀,才舉辦過世界乒乓賽的街景,條理而不染塵土。
世界知名高溫超導物理學家朱經武、諾貝爾物理大師楊振寧、數學泰斗陳省身等世界傑出華人,自美國渡海齊聚天津,為一項新產業--鎳氫電池,跨出學界、產業與科研人才結合的一步。
在中國大陸的合資企業中,濟濟科研人才與產業界合作並不特別,然而由享有國際地位的旅美科學家出面架橋,卻還是罕見。
這段因緣起自九二年春,朱經武前赴天津南開大學(名列大陸十大名校)受頒榮譽教授,偶然間發現南開大學儲氫材料的技術在世界上層領先地位,而儲氫材料正是製造鎳氫電池的重要關鍵。
長期研究高溫超導的朱經武憑著對材料的敏感度,立即湧現開發這項技術的構想,他相信,電池是資訊時代最關鍵的科技,而鎳氫電池更是跨世紀的關鍵能源技術。
學術走入社會
在大陸,將高科技商品化,仍屬起步。物理學家楊振寧便認為,中國大陸有很好的科技研究人才,最大的困難則在將技術轉移到生產線上。
於是朱經武尋求友人贊助,在美國加州矽谷籌組一個技術開發與應用的跨國企業--莫比士綠色能源公司,集結矽谷的管理文化、中國大陸科研人才與材料資源,以及世界各地華人的資金(台灣約占八0%),正式投入鎳氫電池的市場。朱經武同時也是第一任董事長。
從實驗室跨入生產線,朱經武的腳步踩得小心翼翼。「每次發表新的成果,一定要用科學家的眼光實際驗證 」朱經武坦承這是個負擔,也是基本要求。
他認為,讀書人和商業畫清界線的觀念已經過時,不能只在實驗室的象牙塔裡,而要進到社會發揮影響力。
與朱經武一道發起組織電池公司的,還有他大學時代(成功大學)的同學虞和元。擁有電機工程博士頭銜的虞和元,歷任摩托羅拉、VLSI科技公司(美國著名半導體公司)等要職,累積了二十多年高科技技術轉移、工廠管理、品質控制等經驗。
就以這批科技專家為領導群,莫比士公司於是在天津寶坻經濟開發區與南開大學共同成立了「海泰公司」,專門生產儲氫合金粉和鎳氫電池專用負極片。在這群科學家的眼裡,鎳氫電池是中國人未來在國際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民族工業。
鎳氫電池技術開發最成功的日本,早在九0年就進入消費市場,同時獨霸世界九成以上。朱經武對中國的鎳氫電池深具信心,因為中國資源遠比日本豐厚,其一是南開大學儲氫技術在某些方面已超越日本(目前有四項專利,若日本要再技術提升,得借重南開),其二是儲氫材料的原料稀土金屬礦,中國大陸占世界蘊藏量的七八%,多到農民用來種大麥。
五月底,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藉著在北京開科技大會的機會,順道參訪海泰公司。在開工典禮上,他便訝異於南開大學科研技術轉讓到生產線的驚人速度,「在中國,轉讓的環節還沒清楚前,海泰的成績確實得來不易。」
北方燥熱的空氣,使寶坻經濟開發區不時揚起塵土,相較於多數區域還在動工,占地百畝的海泰廠房格外亮眼。
兩年之前,此地還是一片凍土,天津莫比士公司總經理鄒才楚難忘北方半年凍土期,在零下十八度升起八座大火爐趕工的景況。「要搶timing(時機),日本早已進入消費市場,如果delay(延遲)一個月,將損失兩百萬人民幣的利息。」他回憶。
於是在莫此士公司執行總裁虞和元坐鎮指揮下,鎳氫電池的相關配套生產線正式串聯(南開大學儲氫技術--海泰公司專利合金粉製作的負極片--四川七五六國營廠的正極片--天津莫比士公司製成電池成品),打入國際市場。
為做事業,不只為利
不同於大陸多數的合資企業,虞和元將美國整套管理模式帶入天津。為了培養班底,他起用了十四位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分別來自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理工學院),並親身培訓。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工程系畢業的劉淼相信,在國營廠一千人一個月的產值,在莫比士只需一百人、半個月,「原因就在不同的管理機制」。
由構想到落實於產業,朱經武自認科學家的角色已盡,接著賺錢的角色就要交棒給企業家(第二任董事長為裕隆集團吳振家)。但他堅信:「對環境友善的鎳氫電池同時能改善人類的生活,因此「下海」跨入商界,不僅僅賺錢,更是一番事業。」
為環保充電
小小一顆電池,影響卻深及交通、能源、經濟、生態等人類的各生活領域。
一般電池可分一次電池、二次電池(即可充電電池)及燃料電池。一次電池即一般使用即丟的鹼性電池、水銀電池;二次電池因為方便充電,容易攜帶,道而使各種手提式電子產品應運而生,例如筆記型電腦、大哥大、無線電話機。
目前二次電池以鎳鎘電池占主要市場,然而廢棄的鎳鎘電池易造成重金屬鎘汙染。據統計,以目前台灣的消耗量,一年會留下七百萬公斤的廢棄鎳鎘電池。隨著環保意識高漲,鎳氫電池乃異軍突起。
大氣中取之不盡、用之不渴的氫氣,經燃燒氧化變成水,因此被科學界公認為最乾淨的能源。
儘管鎳氫比鎳鎘價格貴一陪,但其使用壽命長(約鎳鎘一倍),且沒有鎳鎘電池嚴重的記憶效應,可望成為國際電池界的新星。
鎳氫電池的兩大主流--AB2及AB5,前者以相當昂貴的鈦金屬儲氫,後者則為稀土礦;目前生產鎳氫電池居世界第一的日本,除「日立」之外,均為AB5。而中國大陸蘊議的稀土礦,占全世界藏量的七八%,南開大學的儲氫材料即利用稀土礦。
鎳氫電池進入市場至今不到四年,在公元二千年以前,全球對鎳氫電池的需求量戶將以每年五0%以上的速度急速成長。
(林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