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解嚴以來,台灣政壇沒有淡季。年底立委改選,和隨後登場的總統大選,勢必使各派資源總動員,將「台灣心」從這個夏天,燒到明年三月。
半年多前省市長一役,執政黨得票率掉到只有五0%餘,即將接連而來的兩次重頭戲,對國民黨而言,無疑是執政保衛戰。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執政黨副主席林洋港卻可能成為選戰最不可捉摸的變數,令這個百年老店面臨再分裂危機。
比李登輝總統小四歲的總統府資政林洋港,不諱言若他出馬競逐元首寶位,他跟李登輝要勝選,都「相當危險」;但他也堅持「這次破壞團結、和諧的責任不在我。」
政局將不穩?
就立委選情而言一位親「林」的學者表示,為了造勢,的確有人建議林洋港必須號召「林派」候選人參選,而他自覺「可喜」的是,林洋港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明不排斥為立委候選人「站台」助講。
許多政治人物對今後政局走勢,都有「太複雜」的感覺。因為快二歲的新黨,經過省市長、議會舉,已證實在大都會區的實力,讓政論者看到三屆立院出現三黨不過半的可能。而國民黨籍的立委也傳出「實質不過半」的憂慮,意思是就算人數超過八十一席,但因意見、派系的不同,國民黨也無法確保政策完全貫徹,甚至無法在立院通過。國民黨老農派議員反對行政院版的老農津貼案,已是冰山一角。
而三黨若真不過半,就意味必須籌組聯合內閣。或者,元首與閣揆分屬不同政黨的結果,也非天方夜譚;如此,憲政體制可能又走回當初憲法「虛位元首」的原始設計,而非目前強勢總統的走勢。
其結果,也許就是民進黨秘書長邱義仁所說:「台灣將呈現五十年來空前不穩定的局面。」他認為,執政黨即使仍可掌握國會過半席次,但也極有可能只是「低空過關」;而主導能力既然降低,國民黨必然在不同時候與不同黨派妥協。因此,未來執政黨放在「擺平」各方勢力的心血,會多過推動施政。基本上,民進黨認為國民黨主導能力降低,意味變化;變化對民進黨而言,則意味著機會。
「說實在,國民黨沒有分裂的本錢。」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曹俊漢比喻,如果吳伯雄去年不退選省長,可以想像民進黨的陳定南不會輸那麼多;現在的林洋港就如同當時的吳伯雄。
但一九九0年被「八大老」勸退的阿港伯,會再成為吳伯雄第二嗎?
在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主張由全體黨員票選黨內總統候選人的林洋港,一字一句仔細地表明,他仍希望循合法途徑爭取黨內提名。但是,如果提名辦法不公,或者程序不公,他都會以社會人士身分直接投入選戰,放棄國民黨的資源。
於是,預定在八月二十二、二十三舉行的國民黨十四屆全國代表二次大會,就成為國民黨的攤牌日。
國民黨內難公正
「為了避免分裂,我們一定會做到程序的正義。」國民黨組織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涂德錡直言,若只是為了程序問題就使黨分裂,那太「划不來」了。
然而看看目前雙方的陣式,形式上的「正義」,似乎無法化解另一方對內涵的懷疑。
例如,國民黨副主席郝柏村明指,黨內當權高層似傾向以黨代表票決總統候選人,而非由黨員投票,實證「黨權在全體黨員」。前立法院長梁肅戎則因此提出他的質問,他說一來這屆黨代表並非負有選總統候選人的任務,二來一千九百多位代表中,有四百多個是經中央常務委員會核定產生的當然代表(主要是各級民意代表。),「那你說他們會選誰?」
主掌組織和動員工作的涂德錡則辯解,多出來七百個當然代表,擴大了代表基礎,而且這些民代就是各地「樁腳」,將來大選還需多仰仗,現在提名時,「能不聽他們的意見嗎?」嘉義出身的涂德錡更呼籲反對者,要相信黨代表的獨立判斷能力;何況他們是三案並陳(中央委員、黨代表、全體黨員票選),黨工系統毫無預設立場。
話雖如此,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林詩輝,前些時候公開表明支持李登輝競選連任,形容林洋港稱他「詩輝兄」令他「噁心」之後,親林陣營懷疑黨工是否真能中立,不為任何人運作。
「我們可以預見林資政及郝資政二人,在大會上發表演說後,退出會場;他們不可能為不公的提名辦法背書。」聯名發表「救黨宣言」的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副研究員周玉山,已為國民黨十四全二次大會畫下這幅場景。周玉山坦率表明,黨內反當權派的人馬中,「非主流」其實並無太多實力,一切「就要看林先生了」。明顯地,他們在李登輝、林洋港之間,會毫無選擇支持林洋港。
為官四十載的阿港伯,故舊雖多、群眾魅力雖強,畢竟手中空無政權,究竟能發揮多少爆炸力,仍未可知。也因此,林洋港與所謂非主流及新黨的關係,格外引人注目;許多人預言兩方勢將結合,然而目前雙方卻都保持一個「安全距離」。
訴諸全體一千四百萬選民的總統選舉,任何一位候選人都必須爭取全面的支持,林洋港自然不必太早被抹上非主流的色彩。對另二邊來說,「皇帝」既然不急,其他人也不宜太過主動。何況總統府資政梁肅戎坦白地說,雖然許歷農組織了新同盟會,而許歷農、蔣緯國及郝柏村又成為最近剛成立的「全國軍警院校校友會」的主幹人物,但事實上,他們之間的橫向連繫鬆散,稱不上什麼「派」,他們的意識型態雖一致,行動上卻是「單打獨鬥」。
人人靜觀待變
無可諱言,沒有雄厚民意基礎支持的「非主流」,在現實政治生態下,並無多少鬥爭實力。反倒是已歷經第一次地方選舉洗禮的新黨,跟林洋港之間未來的合作,才是許多政治人物觀察的變項。
「咦,這很奇怪嘺,為什麼老問我們會不會推出總統候選人呢?」被戲稱為「王聖人」的王建瑄說,選舉之於政黨,如同米飯之於人,新黨一定會推出自己的候選人。現任新黨「全國競選暨發展委員會」召集人的王建瑄表示,過去他們被「敵手」刻意抹黑,又受媒體(主要是電視台)抵制,「沒水洗臉」。藉著選舉,是新黨宣傳理念最佳機會,他們不會缺席。
話鋒一轉,王建瑄補充,但是,如果與第三人合作對中華民國有利,對新黨也有好處,則「何樂不為」。他強調一切待立委選戰後才會明朗,因為一切講實力。他簡明地說出其中奧妙,新黨如果選得好,「人家會來貼你」,但如果得票率不高,「那人家會說,「你們暗暗給就好了,嘴巴不要講」。」在說這此,話時,王建瑄轉用一口標準的台灣國語。
根據六月下旬國民黨公布的選民支持度調查,林洋港一五%,新黨七%,兩者若合作,應有二0%左右。這恰好與李登輝、民進黨呈四比二比,一之勢。但國關中心的周玉山強調,林洋港現在姿態仍低,並未正式推動戰勢;加上選舉是秘密投票,出現變數的情形並非無前例可循。
擁有資源優勢的執政黨當局,並沒有對可能分裂的局面靜觀待變;相反地,國民黨也綿綿出招,懷柔進取並濟,企圖將衝擊降到最低。
春末之後,國民黨主席李登輝就接二連三有令人「意外」的動作,例如在秘書長許水德的安排下,首吹與黨內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餐敘,並答應蔣緯國等人的籲請,由黨資助三千萬,讓蔣緯國、馬樹禮和夏公權主持拍攝一套抗戰勝利五十周年的紀錄片。除此之外,李登輝更是走馬拜訪孫運璿等大老。一連串舉措,令梁肅戎都表示「不能說完全沒用」。
從「粗放」到「精耕」
中研院的曹俊漢指出,去年宋楚瑜勝出,應該給國民黨一個啟示,傳統國民黨員(所謂外省票),是國民黨必須鞏固的票源,它可能是勝負的決戰點。
也許巧合,五月底一次中常會上,李登輝即指出,國民黨現在最重要的方向,即在「保衛中華民國」;隨後國民黨發出「國民黨是中華民國捍衛者」的文宣廣告。
「這相當程度是在做消毒工作。」一位跑政治新聞八年餘的記者側記,消毒的對象是新黨,目的是防止「新黨效應」擴散至台北市外,並求穩定傳統國民黨鐵票。
另一方面,國民黨在組織動員方面推出「固本專案」,做黨籍校正、重選十二萬多個小組長,設計一些表、分派任務,強化小組長與組長連繫;並且改變過去村里為作戰單位的方式,繼以投票站為範圍設責任區,參考過去的得票率,訂出合理的目標。組工會的涂德錡指出,基本精神是化過往「用喊的、粗放的」動員方式,改為精耕。
更重要的是,執政黨有意祭出李登輝總統這張超級王牌,為立委造勢助選,拉高行情,確保執政地位。
顯而易見地,六月初李登輝康乃爾之行後,各家民意調查均顯示,他個人聲望幾於鼎盛。返台不久,他即繼續全省巡迴的旅程,誓言提高台灣國際地位的決心,並播送他的魅力和治國理念,談社區經營、教育改革等。令人憶記李登輝在就職五周年發表感言時,他說:「國家未來還有司法、行政、教育三項工程……不容推卸責任。」競選連任之意,昭然若揭。
隨著李登輝訪美行,引來中共暫停辜汪會談的反制,並招來國內批評的聲浪之後,為了消除這個負面因素,國民黨因而展開防禦工程。
民進黨曾在五、六月份,兩次調查民眾對在台灣的歷任四位總統評價。第二次的調查結果發現,李登輝個人聲望的確因訪美之行而提高;更有達五八%的受訪者認為,即使因牴觸中共利益,造成雙方關係緊張,也「非常有必要、有必要」追求外交獨立自主。
就在調查結果公布後隔天,自知已得多數民意支持的國民黨秘書長許水德,在婦女工作幹部會議上發言,首次正式回應辜汪會談延後一事。他認為是中共內部為了政權、面子、對內有交待而做的鬥爭;而國內部分人士因中共反彈而批評李登輝,是「幫鄧小平、江澤民等少數人說話」。
中共成變數
而就在執政高層表示願持續努力推動訪日、進入聯合國的同時;又傳出我方將主動連絡對岸海協會,傳達希望在八月前召開二次辜汪會談的訊息。一位評論者觀察,此舉若獲對手的正面回應,兩岸緊張關係得以和解,這才是國民黨主流最大的利多,意味李登輝可就此「解套」。
國家認同、務實外交和兩岸關係的平衡,糾纏台灣各族群的意識型態。包括中研院曹俊漢在內的部分人士,對中共在未來兩次大選可能扮演的角色,都有憂慮。他們擔心,最糟的狀況是,中共慢慢升高對台灣的抗議動作,一步步加溫緊張局勢,這個變數,也是台灣內部最無法掌握的。七月初中共在大陸東南沿海舉行軍事演習的消息傳開,股市在三日一天內大跌一百多點。中央社雖刊登更正新聞,指出資訊錯誤,但中共對台灣內部安定的破壞力,可見一斑。
今年恰逢馬關條約一百年,一百年來,各種因緣際會,台灣人似乎比較摸清楚自己的路,也多了些選擇。在割讓給日本後一整個世紀,經歷殖民、流血、專政、經濟起飛和民主轉變,一千四百萬合格選民,就將為自己的明天,投下一票。在政局紛亂、複雜的互動中,這將無疑是一個最簡潔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