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讓年輕人能夠安心」 曾子余:每個人都有居住的權利

藝人看臺北公共住宅》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7-07-21

瀏覽數 22,400+

「讓年輕人能夠安心」 曾子余:每個人都有居住的權利
 

曾子余在台北長大,雖然是單親家庭,媽媽因為從事房地產相關產業,讓他過的很幸福的日子,後來因為一些因素家裡賣掉房子,開始租屋的生活,讓曾子余一直希望能夠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

黃鐙輝徒弟曾子余去年底入住林口合宜住宅,他2013年以年收入70萬元的條件申請,850萬元買下50坪含車位的住宅。不過,他因為藝人身份,收入不穩定,向銀行貸款640萬元被拒絕,要求要加買每月8千元的保險才肯核貸,幸好最後靠著師父黃鐙輝當保人,才順利過關入住新屋。

遇過收房子、漲房租 曾子余渴望自己的家

曾子余雖然年輕,卻有著長遠的規劃,他認為房子要買才安心,「過去曾經住在租屋處,遇到房東說要收房子、漲房租等情形,就連水電都比自宅貴,所以希望能夠買下一間屬於自己的住宅。」

許多年輕人的經濟情況不佳,不太可能有預算購買房屋,曾子余表示:「這是大環境不景氣,不是誰的問題,但是北市府推出公共住宅,就是給年輕人機會,讓年輕人可以先有便宜的住屋,打拚存錢後再搬出去買自己的房子,不然很多南部來的年輕人真的很辛苦,在台北工作已經不容易,住的又是頂樓加蓋等不適合居住的地方,公共住宅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居住空間,讓年輕人能夠安心工作。」

4年2萬戶願景 「民主讓這件事更難」

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4年2萬戶、8年5萬戶公共住宅的願景,曾子余說:「2萬戶聽起來真的難度很高,尤其是『民主』讓這件事更難執行,很多週邊住戶都很有想法,如果要全面顧及,不知何時才能夠蓋成,這個挑戰真的很大。」

每個人都希望住在市中心,但如今在台北購屋已經不是夢想、而是幻想的今天,曾子余笑說:「如果以蛋黃區、蛋白區比擬,我是住在『鹽巴區』,未來努力存錢希望搬到蛋白區、再到蛋黃區,年輕人要一開始就在北市買房,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人人都希望交通便利,上下班不用塞車,像我有時候經過小時候居住的北市永春站一帶都會覺得懷念,可是房價高的離譜,也沒辦法再搬回去了。」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房子是用來住的 房價不是最重要

對於公共住宅與房價的連動,曾子余並不在乎,他認為房子買了就是要住的,房價有高有低,對於自住戶來說,房價的高低真的不用在乎,能夠讓更多人安居樂業才重要。

談到現在最「潮」的居住正義議題,曾子余說:「每個人都有居住的權利,年輕人打拚真的很辛苦,應該要到大學辦講座推廣,讓年輕學子都知道有這樣好的政策,學生也會更有熱情投注在生活,對未來擁有希望。」

(圖片來源:CC0photo)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