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數字王國的員工對著鏡頭擠眉弄眼,但出現在螢幕上的畫面,卻不是自己的臉,而是漫威漫畫的靈魂人物史丹•李(Stan Lee)爺爺。這是VR及視覺特效公司數字王國的全新技術:虛擬替身(Digital Avatar)。
所謂的虛擬替身,是將原本應用在專業電影、遊戲製作的動作捕捉技術(Motion Capture),進行普及、消費化改造,除了突破傳輸限制,也能實現即時表情捕捉,讓消費者只需要一顆消費級攝影鏡頭,就能在虛擬世界中,打造自己的客製化虛擬替身。
數字王國執行董事暨行政總裁謝安指出,現今許多人拍照喜歡這裡加一點,那裡修一下,若是有了虛擬替身,就不需要修圖軟體,能直接換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同時,虛擬替身的終極目標,是要創造無限的虛擬世界,例如未來在一場360度VR直播演唱會上,歌迷和自己位在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都能用虛擬替身,齊聚虛擬世界,欣賞歌手表演。這項技術預計可應用在虛擬社交互動、電子商務等領域。
前優酷(Youku)總裁魏明,擅於管理、打造平台,如今擔任數字王國執行董事、董事會副主席兼大中華地區行政總裁,致力要將數字王國從B2B推向B2C市場。他也分享虛擬替身在電子商務的應用。
他提到,虛擬替身能就消費者的身材與尺寸去同比放大、縮小,對於不喜花心思購物的消費者來說,用虛擬替身試衣,能達到省時且零誤差的購物模式,「誰擁有這樣的技術,誰可能擁有下一代電商的優勢。」魏明認為。
曾任臉書前手機及產品合作業務發展副總裁的John Lagerling,也正式加入數字王國,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對於虛擬替身,他建議一定要加入AI,例如虛擬替身和Siri結合後,不僅只是一個揚聲器,還能設定成自己喜歡的人物、明星,以3D的虛擬人形與人互動。
除了全新的虛擬替身技術,數字王國仍持續布局自己的老本行VR及視覺特效業務。去年底,數字王國以360度VR直播天后王菲的幻樂一場演唱會,目前也規劃直播歌手李榮浩、2018年五月天的演唱會。
視覺特效部分,謝安指出,洛杉磯是數字王國的創意基地,溫哥華則是生產中心總部,中國分部在過去一年半,獲得北美的技術、資源轉移,藝術家技能亦持續精進。
而數字王國最新看中的,是寶萊塢市場,謝安提到,印度特效底蘊深,語言溝通也不是問題,因此7月底,數字王國馬上要進軍印度,將低端業務移至當地,初步規劃將有290人進駐,謝安說,「串連北美、中國和印度的業務後,我們將能以零時區模式,完成許多項目。」
數字王國不僅請來謝明、John Lagerling助拳,去年10月,軟銀中國資本、中國中信投資數字王國,取得3%的股權,而此次年度記者會上,軟銀中國資本管理合夥人宋安瀾、中國中信集團執行董事蒲堅,亦出任非執行董事。
近月,數字王國股價低迷,但從人事、事業的全新布局,不難看出謝安一再說的:「我們投的是未來。」
圖/數字王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