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集體狂歡不設限!滑銀漢魚的「五十道陰影」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6-22

瀏覽數 22,800+

集體狂歡不設限!滑銀漢魚的「五十道陰影」
 

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是極罕見的。

罕見到堪稱生物學裡最不正常的行為。

—《Dr. Tatiana給全球生物的性忠告》

對大部分人來說,性愛是一對一的事。但是對許多海洋居民來說,可不是這麼回事哦。從三兩隻個體,到幾千名鄰居,海洋動物狂歡派對是保證多子多孫的做法。雖說要籌辦這樣的團體活動並不容易。同個時間、同個地點,把大夥聚集起來,個個精心打扮,整裝待發,預備隨時上陣—這些狂歡派對的後勤作業簡直是噩夢啊。然而,海洋動物卻能搞定,協調出一些驚人的(有時甚至是極為驚人的)性愛同步行動。

就拿以下這種大膽的魚兒為例,牠們為性愛添加了以海灘沙束縛雌性的情節、和一些令人窒息的時刻,比起時機拿捏完美的情色文學,還勝一籌。

滑銀漢魚的五十道陰影

她的皮膚在月光下閃閃發光,一抹銀色襯著黑暗的沙灘。她曉得那名男子渴望自己。她看得出來,那男子迫不及待、爭搶著排開群眾,朝她而來。她擺出完美的姿勢,心知她被束縛的軀體(受到拘束,玉體橫陳在沙灘上)所在之處,能令那男子(以及那一大群男子)興奮得全身顫慄。

那名男子第一個趕到,很狂熱的捲起身體,環繞著她。其他人很快陸續加入各自形成弧形的擁抱。這正是她此行的目的,也是她的好姊妹與那群男子全體的目的。

有這麼多緊貼著她擠壓的強健身軀,令她全身緊繃。這些包圍著她扭動的光滑軀體,數量有增無減,卻也使她的激情不斷攀高。海灘上,綿延數公里之遠,好幾千條她的滑銀漢魚姊妹,都沉醉在同樣色情的擁抱中,即便她們肺部的空氣正快速變稀薄。這是一支危險的舞蹈,但是危險只會煽起那群男性的慾火。

就在她認為再也撐不下去了,缺氧令她開始頭暈之際,她感覺到那群男子的纏繞放鬆了,那些男子歡愉的結晶正緩緩、甜蜜的從她身上往下滑。那群男子攀附她的欲望,在釋出他們的負擔那一剎那,便消失了。他們鬆手的速度是多麼快啊,尾巴一轉,就遁入了黑暗之中。

她孤伶伶的,奮力掙脫沙堆的束縛,這些沙子現在與其說是撩人,不如說是詭詐,還更貼切些。她大口喘著氣,靠著最後奮力一搏,終於從沙堆墳墓中掙脫,迅速朝水岸前進。到了那裡,她溜進來自家鄉的清涼海水中,讓大海把她拉回安全之地。

她的那些追求者早就離開了,她可能永遠都不知道那些男子叫什麼名字,也不會認得他們究竟是誰,因為他們都被黑夜的陰影遮蓋了。但是留在沙灘上、在某個地方,很安全的藏掖在千千萬萬顆沙粒下,那些男子的DNA與她的DNA已混合在一塊。只要曉得這個,她就能安心游開了⋯⋯直到下次月亮再度降下咒語,引誘她和她的好姊妹與那群男子,全體再次奔上岸去。

如果魚兒也會寫浪漫愛情小說,那麼軟性色情篇章裡,想必會充滿滑銀漢魚搶灘的挑逗情節。

成千上萬條魚兒拚了老命衝上岸,從加州南部海岸一直通到墨西哥的下加州,堪稱大海能提供的最極端的性愛場景之一。牠們是滑銀漢魚(grunion),西班牙文裡是「咕噥的人」—如果你曾經是海灘上那幾百名觀光客之一,參觀這些性愛激進份子年復一年賣弄牠們的性生活,你就會聽到這個綽號的緣由。這些觀光客多半是趕來這裡用手(規定只能用手)抓幾條魚的,又或者純粹是來開開眼界,參觀海岸線上一大片扭動攪拌的銀河。這些觀光客恐怕大都不曉得,自己正在目睹大自然最頂尖的性虐待與性受虐儀式:魚兒在離水期間無法呼吸,而且雌魚還得忍受一些滿嚴重、很危險的自願束縛。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每年春夏,偉大的愛情女神月亮,在滿月或新月時,就會將這些和雪茄差不多大、身體細長的小魚兒,整群拉上海灘,來一場短暫的集體上岸。和許多海洋性行為一樣,這種海邊狂歡是以月亮的陰晴圓缺週期為依據;但是在滑銀漢魚的案例,月光還比不上潮汐來得重要。

就像老練的衝浪手,滑銀漢魚深知要衝個好浪,關鍵在於算準潮汐時間。那也是為什麼,在美國西岸各地不同的滑銀漢魚群會精確配合當地海灘的潮汐時間,來調整牠們的「情色版出埃及記」。牠們在滿月及新月最高潮之後的三到四個晚上登岸,並在產卵季節的每個月都重複這項活動。產卵的時間窗口只有一到三小時—在潮水退了大約三十公分後,搶灘活動就會停止,牠當晚也不會再上岸了。牠們可以如此精準的讓性活動去配合規模更大的海洋物理週期,以致牠們的搶灘日期早在一年前,就可以被人預測出來。

這種對環境時機的精密調控,是滑銀漢魚的一種特性,經由卵子代代相傳。埋藏在沙裡的胚胎,會等待適當的暗號,才會孵化—很可能是被海水淹沒,加上被漲潮攪動。於是,魚苗一孵出來就在水裡,馬上可以自由游動。雖然就技術上,魚苗在受精十天後就能孵化,但是這些滑銀漢魚寶寶可以延期至三十天,直到魚卵被海水充分攪拌後,方才出生。

但是成魚怎麼知道潮汐何時最適合?是什麼樣的暗示,引發牠們拋開水生的根性,奔上陸地?顯然其中有一個生理時鐘在運作,幫助牠們估算季節。有個理論是,牠們能感測到高潮引起的壓力變化,再加上日常光照週期的變化,幫忙牠們算準恰當的時間窗口。但是說實話,我們並不知道這些古怪的小魚兒,如何精心策劃出一場執行得如此精確的狂歡派對。

雌性才是搶灘大戲的主導者

雖然雄性滑銀漢魚往往是領導進攻者,但導演這場大戲的,卻是雌性滑銀漢魚(真是舉世皆然的一種普遍行為呀)。她們很靈巧的弓起閃爍著藍綠色的背,用尾巴將爛泥沙地戳出一個洞,讓自己陷入沙堆五、六公分,只剩下腦袋留在坑外。擺出這麼彆扭的姿勢,她證明自己性感無比,雄性自會撲過來。

當她把卵子產在身體下的沙堆中,多達八條雄魚會纏繞著她們突出沙坑的上半身。牠們做出這個身軀緊貼的姿勢,並不是要把她從沙堆裡拖出來,而是要利用她那滑不溜丟的身側,做為精子的坡道。完事後,雄魚就落跑了,留下大半個身子還埋在沙坑裡的雌魚,身上滿是魚精。這年頭,騎士精神早就沒了,她得奮力把自己挖出沙坑,然後乘著下一個波浪返回大海。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但是整個晚上下來,搶灘產卵可能持續好幾小時,其間共有幾千條魚兒撲上岸來。

好在精子幾乎直接灑在魚卵上,埋在沙裡的卵子蓋滿了足量的精子,滑銀漢魚成功克服了「讓渺小的配子在巨大的海洋中相混合」的難關。

海岸線開發與海平面上升,對所有上到沙灘來辦事的物種,都會造成強大的壓力。滑銀漢魚只是其中之一,其他諸如:素來以爬上陸地產卵聞名的雌海龜,還有許多海洋哺乳動物(海豹、海獅)也會上岸來,嬉戲繁殖一番。

如今,全球七十億人口當中,有半數住在沿海的居民,都在與這些動物互相競爭。從光鮮的海濱休閒度假區,到簡陋的棚屋以及貧民窟,海洋與陸地相接的空間,愈來愈擁擠了。在美國,沿海郡市每平方公里的居民超過一百六十人。但是遠離海邊,人口平均密度只有四十人。

而且,不只是有更多人口遷入,海灘也遷出了。侵蝕顯著增加,部分是因為海平面升高以及更強烈的風暴,這是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此外,海堤和防波堤也改變了海灘天然的消長,改變天然的養灘(beach replenishment)。很不幸,我們用鋼筋水泥努力想保留海灘,結果往往做出不恰當的措施,使得海灘坡度可能太陡,海洋動物沒法攀爬、或是不適合牠們築巢。

目前有人正在推動計畫,要保護滑銀漢魚繼續搶攤。但是若想成功保護所有喜歡在岸邊辦事的動物,需要全球針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以及更妥善、全面的海岸管理。

集體狂歡不設限!滑銀漢魚的「五十道陰影」_img_1

本文節錄自:《海裡的那檔子事:狂野奇麗的海洋動物多樣性》一書,瑪樂.哈德特(Marah J. Hardt)著,楊玉齡譯,天下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unsplash Mike Wilson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