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新世紀的舊聯想

王 蒙
user

王 蒙

1995-04-15

瀏覽數 12,950+

新世紀的舊聯想
 

本文出自 1995 / 5月號雜誌 第107期遠見雜誌

月前在上海,與一些青年作家一起開「面對新世紀的文學」研討會。人們說,新世紀只是紀元上的新,未必新到哪裡去;再說,新也不一定就比舊好,新與舊,這並不帶有價值判斷的意味。

和我這一輩年輕的時候就是大不相同了,應該說是成熟一些了,五十年代的中國大陸年輕人,信奉的是「新與舊的鬥爭」(當時蘇聯「共產黨人」雜誌有一篇文章,題為「新與舊的鬥爭是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認為歷史是以自己這一年才開始,認為應該對於舊的一切摧枯拉朽,而應對於新事物「大喊大叫」地去歌頌捍衛,乃至為之奮鬥犧牲。

後來到了文革,就真格的有了「破舊立新」、「破四舊」等口號,人們記憶猶新。

顯然,現在的人多了一點懷疑主義,少了一點理想主義,多了一點批判,少了一點信仰。

這不是偶然,二十世紀的,大遺產正是理想主義的碰壁。當然理想主義永遠也不會滅絕,正像懷疑與批判的精神永遠也不會消失一樣。

幼稚與幻想也不會從此消失。人人都十分成熟,搞戀愛的時候已經預見了日後的吵嘴乃至離異,這不可能,也太可怕。那麼,成熟就什麼都消解了,沒有狂熱也沒有信念,沒有陽萎也沒有做愛,沒有歷史也沒有人生--沒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也沒有例如世界杯足球賽。

什麼都「後」起來就是一種可怕的成熟和疲憊。

後現代、後工業、後文革、後這個偉人再後那個偉人……後得多麼乏味!後多了人們會復舊去追求「前」,「前」有時候可笑,然而是有魅力、津津有味的,許多許多還沒有開始,一切還都在前面呢。

人類就是道樣,一代一代地幼稚下去,一代又一代地成熟起來。不要幻想都成熟,也不要幻想永遠天真浪漫朝氣蓬勃。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未必總是進步,但總括說來,人類的大趨勢是慢慢發展變化。人造了許多孽,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人類還要有滋有味地奮鬥下去、過活下去。

新舊世紀云云,當然只是紀年方法上的人為區分。既然有了這個方法,也不妨順著這個方法想想,人的思想本來也常常是自己給自己出題目,自已給自己找文章,是自己為了自己練體操,陰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二極對立模式終結

二十世紀末的一大事件是二極對立的世界格局的終結。二極對立的影響是深遠的,二極對立的格局自然也影響到思想方法:簡明、激烈、自信、排他、不是黑就是白、不是朋友就是敵人,都認為己方是正義真理而對方是魔鬼妖孽、都認為你死我活的鬥爭是不可避免的、都充滿著悲壯的英雄主義。

正面地說,二極對立的思維模式使人心明眼亮,一步一個腳印,活得充實,死得崇高--在二極鬥爭中不惜一死;負面地說,二極對立的思維模式是極端主義、文化專制主義的一個方法論根源。

隨著二極對立模式的終結,是世界開始結束以意識型態為中心的運作型態與生活方式,而代之以經濟活動為中心。這必然帶來理想主義的一時式微與務實心態、實用主義的泛濫。正面看是人們不再在神聖的名義下要則人死也要自已死,不讓別人活也不讓自己好好活,人們開始活得更正常也更有實在的盼頭一些。負面是禮崩樂壞的局面、精神空虛的局面,令識者心寒擔憂。這樣,也就會反激起新理想主義乃至新極端主義與新造神運動的崛起。

這樣,新中有舊,舊中有新。抵制舊的結果抵制了新,求新的結局是呼喚來了舊……二十世紀常常發生的:想要走入這間房子偏偏走到那間房子的現象,肯定還會屢屢發生,自己與自己做對、自己把自己繞進去的事情,肯定還會屢屢發生。

所以,還有許多文章可寫、還有許多悲喜劇好看、還有許多報紙和雜誌會繼續賣錢、繼續讓人讀得糊里糊塗,若有所得同時若有所失。而一些人,正是在自覺糊塗的時候學習著漸漸聰明起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