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壽命不斷延長,倘若65歲退休,至少還有20年以上的時間能活。日本的平均壽命,也不斷地往上遞增,男性平均能活到81歲,女性更能活到87歲,所以「老後退休就等於生命結束」的老舊觀念應當摒棄。
如何活出老後的精采,而非困在療養院,或者病痛纏身,在日本已獲得廣泛討論。根據統計,日本大概有超過3000萬名銀髮族,進一步分析,需要照護與準需要照護人口約占46%,另外一半都是健康的非就業人口與還在工作的銀髮族。
後者就相對少人討論。這些健康的老年人,對於幸福的定義是什麼?
被他們放在第一位的是經濟無虞,其次是悠哉生活、享受興趣,以及有談話的對象。如果要他們繼續工作,他們希望的條件是能透過工作與社會連結。
我認為,如果把健康的老年市場分成兩方面來看,一個是社會上該如何創造專屬老年人的就業市場,另一個則是如何設計老年人適合的商業模式。這些議題似乎在台灣就比較少人談論。
老年創業,讓自己活得更精采
日本「銀座第二人生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成立,目標是輔導中高年齡者創業,主要提供支援老年人創業前後的法律、會計服務,舉辦創業研討座談會等,可見談創業,並非年輕人的專利。
高齡化社會的日本,因為勞動力下滑,企業也鼓勵老年人出來工作,服務產業亦大量採用銀髮族,包括便利商店、速食業等。
其實,我也時常告訴身旁的老年朋友,退休後別只顧著到處去玩,應當也該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若能符合從事讓自己快樂的工作,讓自己的生活有價值、受到重視,也能活得更精采。
另一方面,老年人商機也應當儘快發展。日本有很多健身房,中高年齡層的客戶不占少數,因為日本人比較保守,在戶外大庭廣眾下跳體操難免感到彆扭,自然就成為健身產業的大客戶。還有,替老年人量身訂做餐點,依照老年人身體需求,營養調配餐食並配送到家。這些菜色不像我們想像中的營養餐,健康卻難以下嚥,反而是色香味俱全。
可別小覷日本銀髮族的消費能力,雖然老年人普遍省錢,然而,只要切合他們的需求,掏錢速度還是很快。舉例來說,過去日本人普遍對香菜不感興趣,後來他們發現香菜可以健美,最近造成婆婆媽媽一窩蜂搶購,業者也順勢推出各種香菜口味的產品,形成香菜商機。
老年市場真的沒有潛力嗎?找對正確的切入點,我想也能創造新商機。
(作者為全聯實業總裁,王一芝、陳承璋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