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打造國際級物流園區 找地卻成大難題

供需失衡1〉全台積極獵地蓋園區 永聯物流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7-05-31

瀏覽數 19,000+

打造國際級物流園區 找地卻成大難題
 

本文出自 2017 / 6月號雜誌 台灣隱形冠軍 智造出擊

從台北市中心驅車往瑞芳方向,走62快速道路,自四腳亭交流道下來,不到一小時,就能繞進一個占地15萬坪的物流基地。堡壘般高聳的水泥牆面上高掛著品牌:LOGISTIC REPUBLIC「物流共和國」。

這裡是全台第一個符合環保規章的現代化智慧物流園區,2014年啟用,由國泰金控投資成立的「永聯物流開發」,統整物流園區的設施開發、物流、金流與資訊流,號稱台灣第一家專業的物流地產開發公司。

永聯物流開發計畫在台灣砸300億元,開發共35萬坪倉儲空間的物流園區。至2018年預計將開發約15萬坪,未及目標的一半,未來仍會持續拓點。

急覓基地 要合法永續發展

然而,搭上電商經濟特快車的永聯物流,即便想投資台灣、擴增版圖,卻已碰到一大難題:找不到地。「我們想要打造智慧物流園區,需要的地,是能永續發展的合法基地!」永聯物流董事總經理張建泰指出,過去物流公司常找塊地就蓋倉儲,違法鐵皮屋多的是,業界有超過七成的倉儲空間都非合法,也埋下工安、環保等未爆彈。

他觀察,物流業近年正歷經一波結構性的大轉型,國際業者來台,但卻常找不到合乎國際物流標準的智慧倉儲空間。

但打造好的物流園區,首先要有一塊夠大的好基地。

目前永聯的每個園區,最小者如「大園園區」,也有1萬3000餘坪,而台北園區的瑞芳基地更有15萬坪,其中倉儲空間占地約8萬坪,已開發5萬坪。

2013年國泰人壽砸下60億元購買前,這塊能遙望當年全球第七大運輸港「基隆港」的瑞芳基地,本想做為貨櫃集散中心,但隨基隆港沒落,一閒置竟30年。

張建泰的家族「三星營造」是此地持股40%的最大股東,不斷為這塊無法開發的荒地尋找最佳用途,最後賣給國泰人壽。

目前,永聯物流開發與國泰集團的合作模式正是由國泰人壽出資買地,再回租給永聯當「二房東」,轉租給需要倉儲的品牌商或物流商。國泰人壽曾評估,與永聯合作的物流園區租金報酬率可達4%,已大幅超過金管會要求壽險業投資商用不動產的最低年化收益率2.345%。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目前永聯與國泰人壽仍積極找地,將所有合法的工業用地都列入考慮,但飆漲的工業區地價,卻讓他們買不下手。

「常有客戶希望我們在鄰近桃園航空城的青埔蓋園區,靠機場最近,可就近運輸,但地價已炒這麼高,怎麼買?」張建泰苦笑說,他現在出去找地都不敢聲張,很怕地主坐地起價。

地價炒高,又動輒需萬坪以上土地,總價自然高,張建泰已將眼光放在東南亞國家,不急著在台灣找地。「一條新鮮的魚,最好吃生魚片,而不是用來煮湯!」1973年生的張建泰有一個「最適原則」:所有事物都應依其特性,將之發揮得適才適所。地價該合乎最適原則,物流園區開發也是如此。

本身是哥倫比亞大學工學碩士的張建泰,為了鑽研物流規劃,還就讀史丹佛大學商學碩士與哈佛大學設計碩士。

站在台北物流園區的進口商品物流中心二樓,他指著一旁可容40呎貨櫃車開進來的坡道與寬闊路幅,表示如此的空間設計讓二樓可當一樓用,既便利客戶,租金又可比照一樓行情。

再往另一棟開發中的建物走去,將有全台灣第一座專為紅酒設計的自動化倉儲,將能整合軟、硬體系統,將人力降到最低;未來還能進一步結合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

客製倉儲 又收「共配」綜效

永聯物流開發可為客戶量身打造紅酒專倉、精品倉、醫療藥品倉、冷鏈專區等,各種商品不只都能妥善保存,還可以極大化「共配」的物流綜效。永聯物流開發也與國泰世華銀行合作,首創存貨可融資抵押模式。

坐在永聯的台北園區的辦公室,恍如來到文創咖啡館。在貨櫃、纜繩與棧板等物流意象為主視覺的工業風空間中,開會時可一邊啜飲自設餐飲坊的咖啡,休憩時還能玩玩自挑高天花板垂吊而下的兩座鞦韆。

「我們希望打造全新的物流服務體驗,就好像當年7-11取代柑仔店,讓所有細節合理、合法,而且有設計美學!」張建泰想以其「最適原則」,導引台灣物流產業儘快升級。只是,他翻轉台灣物流業的企圖心,還需要更多產業用地來提供舞台。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