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明年百里侯之爭 柯文哲、涂醒哲提前告急?

任期倒數1年半 誰能連任縣市長?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17-05-26

瀏覽數 8,850+

明年百里侯之爭 柯文哲、涂醒哲提前告急?
 

本文出自 2017 / 6月號雜誌 台灣隱形冠軍 智造出擊

一晃眼,本屆縣市長任期已過二年半,明年2018年底即將再次舉行22縣市長大選,執政版圖將重新洗牌!本屆首長們執政已經入第三年,從當前的民心向背,依稀可以視見未來的政治輪廓。

綜觀本屆共有14位首任者,如無意外,應該會全部尋求連任。為此,《遠見》在進行2017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時,特別針對這14位首任縣市長,詢問當地縣市民眾會不會在明年大選投票支持,以測試首長們的連任態勢。

八首長連任支持度過半 劉增應局勢最穩

結果發現,有八位縣市長獲得五成以上民眾表態支持。意即,若不考慮競爭對手而此刻立即選舉,這八位首長當選機率甚高,支持率依序為連江縣長劉增應(70.5%)、桃園市長鄭文燦(64.3%)、屏東縣長潘孟安(63.3%)、南投縣長林明溱(60.8%)、新竹市長林智堅(57.9%)、基隆市長林右昌(57.5%)、金門縣長陳福海(55.3%),以及雲林縣長李進勇(51.7%)。

其中潘孟安雖然支持者為63.3%,不如鄭文燦,但反對者只有18.3%,低於鄭文燦,代表潘孟安有更大空間,向中間選民爭取選票。

這些獲得高連任支持率的首長,大多能精準鎖定縣市內需求。例如六成屏東受訪者對潘孟安支持,與他對焦民情,力推「社福、長照」有關。

他表示,這兩年多來共設置248處關懷據點、8處日托中心及19處日間照顧中心。不僅如此,還全面布建社區關懷據點,將長照課程融入國中、高職技藝教育,培養照服員,讓老人居多的屏東縣民備感窩心。

綠營年輕小天王林智堅和林右昌的未來政治之路,也令人矚目。這次調查,兩人都有五成八左右的選民支持留任,其中耐人尋味的是,林右昌在《遠見》民調的滿意度和施政分數雖不如林智堅,但基隆市民支持連任聲浪卻毫不遜色。

專家解析,隨著新北市升格,基隆市成為大台北地區的唯一非直轄市,加上基隆市區進步有限、基隆港不若以往繁榮,皆讓市民有強烈「失落感」。林右昌上任以來,雖尚未推出曠世大建設,但已在交通、觀光和文創著墨不少,甚至,連在最難有感的環保都有創意政策。

包括開全台先河,制定台灣唯一的「娛樂漁業島礁磯釣自治條例」,不但業者必須針對島礁加強維護,也必須遵守載客不得超過島礁最大容許人數;而釣客也必須遵守釣獲未滿20公分魚體即釣即放、垃圾及殘餘餌料必須帶回等規定,違者受罰。

另外,他也首創使用者付費的釣魚證制度,將磯釣相關產業納入合法化管理,同時兼顧島礁環境維護及生態永續。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柯文哲、涂醒哲 支持連任者低於不支持者

相對上述首長的高連任機率,嘉義市長涂醒哲、台北市長柯文哲,表態不支持者比支持者多,未來連任之路恐怕備極艱辛。

而澎湖縣長陳光復,雖然支持者略多於反對者,但表態支持的只有38.5%,比柯P的42.7%還少,若想持續問鼎,還得祭出更多亮眼政績。

對此,陳光復表示,近年他積極推動澎湖觀光,大量遊客湧入,因此排擠到澎湖人返鄉的機位。為了讓縣民有感,他已成立搭機訂位服務平台,蒐集鄉親的需求,座位一不足就協調航空公司加班因應,甚至由縣府出資包機,如2015年農曆春節,就成功安排8000多位鄉親返鄉。

另一個未來選情膠著的是台中市長林佳龍。

事實上,在2014年大選中,林佳龍大贏對手21萬票,但是上任之後,民調並沒有維持選舉時的氣勢,甚至目前希望他留任的亦未過半,只有46.8%,因此,在本屆任期最後一年半,恐怕還得端出更多牛肉。

其實,以往被視為「治安黑鄉」的台中市,在林佳龍上任後已有長足進步。他得意地說:「台中早已不是黑幫之都,現在每十萬人口犯罪指標案件發生數,低於全國平均數,更是六都中最低!」

不僅如此,他推動台中市觀光也不遺餘力。為了吸引更多人來台中旅遊,林佳龍推動「中進中出」,促成清泉崗機場升格台中國際機場、拓展航線航點,並積極宣傳高美濕地、谷關溫泉等景點,同時加強對鄰近國家如日本、星馬、港澳等地推薦。

林佳龍表示,去年台中住宿旅客約685萬人次,較2015年成長4%,其中外籍旅客逾225萬人次,年增4.6%,更是六都中觀光旅館住房率唯一提升的城市。今年1月,據國際旅遊調查機構歐睿信息諮詢公司公布的「全球百大旅遊目的地城市」,台中更首度入榜。

雖然從這份選民提前表態的民調中,可初見勝選態勢,但選舉變數多,加上競爭對手尚未出爐,現在論輸贏仍嫌太早。首長們持續認真施政,才是贏得民心的不二法門。

你可能也喜歡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數位專題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在少子化、高齡化的現在,縣市無不積極爭取青年移居。被視為勞動力的18-44歲青壯年人口,成為22縣市積極祭出政策守住的族群,青年人口變化,更可窺探各地的發展潛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