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鋼鐵協會舉辦的第11屆鋼鐵大學煉鋼挑戰賽,4月11日在北京舉行總決賽,中興大學材料系博士生李佳峻擊敗4000多人,獲得總決賽世界冠軍。他花近200小時練習,電腦模擬最佳的煉鋼組合,父母原誤以為他是在打電動!
指導老師興大材料系教授吳威德、博士後研究員林啟明指出,國際鋼鐵協會去年12月舉辦煉鋼挑戰賽初賽,中鋼集團推派120名員工參賽,也邀興大材料系學生參與,全世界37國、4000多名國際煉鋼人才參與,經過激烈競爭後,亞太、美洲、中國、歐非洲4區冠軍再決戰世界冠軍。
圖/中興大學提供
李佳峻表示,參賽者在2小時內要針對主辦單位要求的鋼鐵品種,調整出最佳的煉鋼組合,包含碳、矽、錳、磷、硫比例、吹氧、保溫、電力等製程條件,能用最低成本煉出指定的鋼種,分數越好。
李佳峻以每噸219.03美元的成本,獲得學生組冠軍,第2名是巴西隊的219.92美元,相差近1美元,李佳峻的成績甚至比社會組更佳,是名符其實的總冠軍,碩士生尤正維獲第4名。
李佳峻說,比賽不用實際現場煉鋼,是採用線上煉鋼模擬系統進行計算,但奪冠過程卻十分緊張,中國隊有連續3年比賽經驗,在比賽開始10多分鐘時,就設定出成功的煉鋼組合,每噸220.73美元登上第一,他直到40多分鐘才跑出第一筆成功的組合,每噸220.43美元,追過中國,直到最後五分鐘才把成本降至219.03美元。
(本文轉載自2017.04.14「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