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心臟病藥物治療研究 程華強獲青年科學家首獎

建議政府參考新加坡作法 大量投資易商業化研究

林惠君
user

林惠君

2017-03-21

瀏覽數 22,900+

心臟病藥物治療研究 程華強獲青年科學家首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程華強提出的心臟病治療研究,今年1月在新加坡舉辦的全球青年科學家高峰會舉辦的科學海報競賽(Poster Challenge)中,從280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與其他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英國牛津大學、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瑞士洛桑理工學院(EPFKL)等4位獲獎者並列首獎。

現年33歲的程華強,在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取得生物醫學工程博士,曾在澳洲、法國研究機構工作,3年前回台灣進行研究。

程華強指出,由於治療心臟疾病的藥物大部分都無法精確地只針對心臟本身,因而導致其他副作用的產生,因此臨床上非常需要能精確傳送藥物至心臟,但卻不會造成副作用的藥物傳遞方式。

目前已知心臟病患者的心肌受損處會引來大量的單核白血球,而血液中的血小板會隨著單核白血球亦至心肌受損處。因此,程華強在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心血管外科醫師謝清河的指導下,研究以與血小板相似的微脂體做為藥物傳送的方式,將藥物精準地運輸到心肌受損處,不僅能提升藥物使用的效率,同時也不會造成其他副作用,這項研究成果在去年發表於《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期刊。

除心臟病治療研究的新發現獲得諾貝爾獎得主肯定外,在會議中,也有讓人省思科學對於人類的目的及意義。

他提到,在世界經濟不景氣下,許多國家都有研究經費短缺的問題,因此,科學研究應該以老百姓的問題為優先,像新加坡政府在熱帶疾病醫學研究方面投入不少研究經費來解決當地衛生問題。新加坡政府大量投資較容易商業化的研究,並將其所得利潤轉而投入費時費錢但又重要的基礎研究。

台灣過去在農業、養殖業與海洋科技有許多突出表現.因此,程華強從新加坡的作法,建議政府應該投注更多的經費在農業科技與養殖漁業上,不僅可提高農民及漁民收入,並同時兼顧到重要的生態保護。因農業與海洋科技的研究成果較容易商業化,所得收入可以再轉而投資風險較高但非常有意義的醫學研究,例如幹細胞及醫學材料發展等。

另外,學界普遍現象是,許多研究者會汲汲營營地將研究發表在點數較高的知名期刊上。

程華強指出,在與諾貝爾得獎科學家的對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曾來台訪問的以色列科學家Aaron Ciechanover一席話。他鼓勵青年科學家要專注在研究本質,並表示「做科學研究是要了解世界如何運作,而不是為了要將研究發表在知名的科學期刊」,像他獲諾貝爾獎的研究成果,當時僅是刊登在較不知名的科學期刊。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由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NRF)主辦的全球青年科學家高峰會議,每年會甄選各國知名大學與頂尖研究機構35歲以下的頂尖科學家與會,甄選條件相當嚴格,領域涵蓋生物、化學、物理、數學、電腦科學、及各工程領域。大會收到研究機構的推薦名單後,還要進行一輪甄選,確保所有參與者都是頂尖的研究精英。

今年大會主題為「推進科學、創新技術,讓世界更好」(Advancing Science, Creating Technologies for a Better World),在5天的議程中,青年科學家能與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及千禧年科技獎得獎主等世界級科學家面對面腦力激盪,共同思考如何以科技解決全球面臨的困境,如綠色能源、抗生素濫用等。學術界中的內部問題,如學術造假、科學如何拉近與民眾的距離,也在討論的議題中。

圖片提供:程華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