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壤市最高點的萬景台上,表情凝重的內閣官員,一個挨著一個緩步走向巨大的銅像前。經由上級的帶領,北韓人二十到五十人一群,向他們「偉大的領袖」金日成獻上最後的敬意。
今年七月十八日突發的心臟病,結束了金日成長達四十六年的鐵腕統治。官員制服的扣子從頭扣到尾,金日成肖像的徽章別在胸前,致哀的鞠躬又深又長。一些年輕婦女低著頭輕輕啜泣。學童在老師小心注視下,臉上也適時適地擺上了嚴肅的表情。襯托在後面的則是透過大型麥克風高聲播放的喪樂,還有一個黨員在每個內閣官員行至銅像前的時候,就念上一段簡短的悼文。
在金日成死後的數周內,北韓人不斷悼念這個以狂熱個人崇拜統治二千二百萬國民將近半世紀的領導者。在七月十九日的喪禮中,超過一百萬的人被政府找來平壤為金日成移靈。他的棺木被放進他的林肯大轎車內。外國人不能參加,因為他們「可能會干擾喪禮進行」,不過令人訝異的是,歷經數小時的移靈過程,倒是由北韓國家電視台和美國有線電視網共同全程轉播。全球各地的人也因此有機會可以一睹四十六年不斷洗腦之後,所產生的集體歇斯底里奇景。
按黨意行事
「分析民眾的態度有兩種方法,」一位駐乎壤的西方外交官指出,「在街上哭泣的人可能是真心的,但在葬禮上嗚咽的卻是不得不然--七月十九日那天,只有第一排的人在哭。在這個局勢不穩定的時候,每個人都儘量按著黨意行事。」
所以,每天北韓通國有數千人,到當地的金日成銅像前致敬。從工人、農人到教師和學生,每個人都行禮如儀。外國觀察家估計,這樣的活動會持續到今年底。有人諷刺說:「這是加強控制與肅清潛在反對者的好法子。」
我在北韓停留的十二天期間,有限地接觸到幾個北韓人,他們所顯露出來的不安,則是反映當地政治情勢緊張與脆弱的另一個指標。雖然各種跡象都顯示,金日成的兒子金正日已經在掌舵了,由他出任黨與國家接班人的決定,到如今都還未做成。專家則認為他正忙著鞏固權力基礎。
金正日目前擔任黨書記與三軍最高統帥,過去二十年一直是公認的北韓共產王朝唯一接班人。他父親早就為他鋪好了路:幾百本書出版,狂熱地歌頌他為「當今偉人」、一個金日成「自治精神」的跟隨者。而且很明顯的,軍隊早已服膺在其領導之下。「金正日將軍領導黨、政、軍已經多年了,」人民軍總參謀長崔光在板門店地區接受訪問時表示,「他是個卓越的將領,得到金日成大統領的軍事技巧真傳。他做領導人令我們引以為傲。」
有趣的是,金正日真正親近的手下,是一批與他同輩、比較自由派的技術官僚,而他自己可能也較傾向逐漸開放經濟,甚至有傳聞說,他就是主導北韓「羅津先峰」自由貿易區成立的人。
自由派的官員相信,自由貿易區計畫能使北韓的經濟突飛猛進。這是北韓第一個自由貿易區,位於該國北部,鄰近俄羅斯與中國大陸的邊界,希望吸引國外的投資者、廠商、船運公司與銀行。該計畫由聯合國發展計畫(UNDP)所贊助,名稱來自距離北韓與中、俄交界的圖們江不遠的兩個城市。
然而,目前除了由聯合國發展計畫所投注的三百萬美元以外,整個特區的建設似乎並沒有什麼可見的進展。既無建築物、工廠,也沒有基礎建設,而國外投資者,除了「對外經濟合作促進會」所宣稱的之外,也看不到影子。一位圖們江港區的官員堅稱,只要計畫繼續進行,這個地區可以成為「另一個新加坡」。
北韓希望將該區變成一個便捷的貨櫃轉運點,從俄羅斯或中國大陸滿載貨物而來的船隻,可以從這個地方轉運到亞洲其他國家如日本、南韓和台灣,再進行出口加工。一九九二年時,有個一百二十人的外商訪問團應邀到訪,其中包括五十名日本人與四十名南韓商人,不過後來也沒有下文。當初訪問團的成員之一如今表示:「他們的眼光是正確的,可惜野心太大。」
「團圓公路」
不僅如此,俄羅斯與中國大陸也都已各自設立了他們的自由貿易區,例如俄羅斯這邊的拿渥卡,或者大陸的暉春自由貿易區,都在三國的邊境附近。除了現有的西伯利亞鐵路之外,大陸也正在暉春與北韓的羅津之間修築一條鐵路。
UNDP希望圖們江經濟三角區有一天能夠實現。這片三角地區包含了北韓的中津、大陸的暉春與俄羅斯的海參威三個城市。八月五日,我得知有幾千名士兵被派到圖們江區域修築一條連結羅津與先峰的公路。這批阿兵哥幾年前曾經在平壤和板門店非武裝區之間,修築過一條所謂的「團圓公路」。
北韓目前經濟狀況之惡劣已經不是新聞了。金融界和國際債信機構,老早就不再信任平壤政府,而目前該國的外債已高達一百億美元之譜,其中還有三十億美元的「硬盧布」。它也欠許多國家錢,包括在八0年代向瑞典購買Volvo汽車的車款。
北韓的政治宣傳到現在還常在說「資本主義國家想要摧毀社會主義的經濟」,美國仍然是北韓的「頭號敵人」。平壤政府宣稱,美國以凍結銀行放款和禁止赴北韓觀光的方式來制裁北韓。
自從俄羅斯與中國大陸和北韓的大對頭南韓建立了外交關係(分別於一九九一與一九九二年),平壤就愈來愈形單影隻了。去年北韓與俄羅斯的貿易總額為四億三千萬美元,然而今年上半年的雙邊貿易卻滑落了五0%。雖然由前蘇聯所建的一千兩百座工廠現在都已廢棄,居住在北韓的俄羅斯人仍認為,雙方的關係並沒有因為莫斯科在乎壤之外又承認漢城而退步。北韓在莫斯科有最氣派的大使館,而兩國也還有雙邊投資協定。
大陸今年對北韓的輸出項目達七十種,包括石油、稻米、食品和機械,雙邊貿易額估計約為八億美元。「我們想要說服他們走我們的路,但他們不想聽。」一位負責北韓事務的中國大陸官員表示。截至目前,只有五家中國大陸的公司參與北韓的企業合資。
日本的韓僑才是外國投資的大金主,估計年投資額為二十億美元。其中最活躍的是出生於南韓的Park Kyong Youn女士,她目前在東京擁有Kuma-gang企業集團。這位有錢又慷慨的女企業家,是平壤一家合資觀光飯店主要的外國投資人,大部分的日本韓僑和日本觀光客到平壤都在此下榻。該飯店的副總經理表示,他預期會有更多的外國投資人來參與經營。
得靠兩條腿
過去兩年一百有傳聞說北韓鬧飢荒,不過從平壤坐火車到圖們江,或從首都搭車到其他一些城市,在沿路上倒沒有明顯大飢荒的跡象。
根據平壤附近光南縣的年輕農夫姬松(譯音)的說法,今年稻米和玉米出產都比去年好。光南縣有四十七公頃的稻田,還有七十公頃用來種植玉米和馬鈴薯。合作農場中有一百零四名工人、四台曳引機、五台耕耘機和五台打穀機。大部分的收成都賣給政府,剩下少部分則供自用或由農人自行出售。
衣衫檻縷、面黃肌瘦的農夫擠滿了火車。到鄉下旅行,你會看到村落中、田地上,到處豎立著金氏王朝父子的肖像,還有巨幅的標語--「讓我們跟隨勞動黨」,其中一幅這麼寫著。
最不可思議的景象則不是坐火車,而是坐汽車才看得到--當地的路上幾乎見不到車輛,只有幾輛卡車,而且常常報廢在路旁,一九九一年以前,連腳踏車都不多見。不像中國大陸即使最小的鄉鎮都會有迷你巴士,金日成則連最基本的交通工具也無法提供給老百姓。讓人民行不得也,主要好處是避免他們到處亂跑--即便在自己的國家內。想要到什麼地方,這裡的人得靠自己的兩條腿。
在旅程中,有人帶我到該國最大的工廠Sunchon水泥廠參觀。無疑地,這是平壤政府希望外國人去參觀的地方,因為那裡有由聯合國發展組織所提供最現代化的設施。據工廠官員表示,一年的產量為兩百萬噸。問他是否有擴產的計畫,他說:「我們正在努力。」
幾個模範工人被帶到我面前,每個都穿著一身纖塵不染的工作服。「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其中一個自動部門的工人表示。他一個月的收入一六0元(美金六0元)。「我現在唯一想做的事,是為政府生產更多的混凝土,以報答金日成的恩惠。」
「北韓是個非常有組織的國家。」我的嚮導很驕傲地說。這樣的組織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作息。緊密結合的社區裡,有一種恐怖的系統,就是選擇一個家庭來監視其他四個家庭,一發現有任何不良政治行為,就提報到當地的人民大會中。擁有一台外國製的短波收音機,會被冠上反動的罪名。
黨取代個人魅力
北韓人對外面世界的資訊太過封閉,以致於當我七月二十五日抵達北韓時,這個公家嚮導問我的第一個問題竟然是:「世界杯足球賽最後誰拿了冠軍?」根據平壤一名俄羅斯人的說法,大部分的北韓人還不知道美國的太空人在三十年前登陸月球。
金正日時代的來臨又會如何呢?他會承襲偉大領袖的作風嗎?對這個問題,一名平壤的外國官員引述七月二十三日,也就是金日成死後兩周,北韓外交部長金泳男的聲明:「像金日成大統領這樣一生功績彪炳、贏得人民摯愛與尊敬的人物,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再有。」
「或許現在是黨取代領袖個人魅力的時候了。」這名外交官說,「過去金日成是以眾人對他的偶像崇拜,來掌控整個系統。」
在這個只由五、六個人制定政策的獨裁政權裡,沒有什麼是必然的。國防部長吳振宇和總參謀長崔光都已提出強力支持少主的聲明。也因此,軍事政變似乎不太可能了。若有政變,那是來自家變,例如金正日的異母兄弟金平一,不過實際的威脅並不大。金平一現已回到芬蘭當他的大使。
然而,這樣的政權能維持多久?當今的大眾傳播媒體無孔不入,資訊也到處穿透,北韓無可避免地也得更加開放,平壤的領導人比任何人更瞭解這一點。
從北韓投奔自由到南韓的例子時而可聞,去年平壤市長的女婿就是一個。北韓跟隨國際潮流,變得政治更民主、經濟更自由,只是遲早的事。該國現已窮途末路的經濟狀況,將會是觸發改革的主要因素。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要期待他們有太長足的進步。只要人民還能忍受,勞動黨就會繼續其高壓統治,並且阻撓真實訊息的傳布,特別是可以直接收聽到國外消息的短波收音機,更會在禁止之列。
畢竟,其中的消息會讓二千二百萬北韓人認識一個過去從不知道的世界。更糟的是,他們還會聽到鄰境南韓的消息,知道他們的國民生產毛額(GNP)已經是自己的六倍。所以,無論要付上什麼代價,北韓統治者都會竭力避免一個他們最害怕的命運:如同德國一樣,跟板門店以南的雙生兄弟再度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