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25日是桃園升格直轄市滿兩年的日子,升格後的桃園在各項福利與建設,讓市民有感,也讓市民朋友對桃園的認同感突破9成。
年輕活力第六都 邁向捷運時代
身為台灣最年輕的第六都,桃園人口數已超過214萬,每年持續增加4萬人,市民平均年齡約37歲,是六都中最低,為了符合人口成長的需求,交通建設是桃園市長鄭文燦的施政重點,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即將通車的機場捷運。鄭市長強調,桃園是全國人口與產業成長最快的城市,市政規劃必須未雨綢繆。目前,擁有大眾捷運系統的城市有台北市、新北市和高雄市,桃園的捷運系統也在積極建設中,未來,機場捷運通車後,沿線經過長庚醫院、國立體育大學、華亞科技園區、4個購物中心、青埔棒球場、未來的航空城會展中心、創新人才交流中心等重要據點,串聯台北市與新北市,形成北北桃一日生活圈。
桃園機場捷運全長51公里、共有22座車站,是全台最長的捷運系統。鄭市長指出,配合交通部通車期程規劃,以「安全無虞、系統穩定」為通車唯一原則。伴隨機場捷運即將通車,象徵桃園進入捷運時代,也符合市府推動綠色交通運輸的施政重點,為了減少市民朋友對機車及小客車的依賴,除了在機場捷運重要站點規劃接駁循環公車,提升轉乘功能外,明年5月前,全市7個行政區也將建置完成130站YouBike租賃站,另外,也規劃在機場捷運沿線擇定站點進行都市計畫,例如:A10山鼻站附近規劃設置5座埤塘公園、停車場等設施,形成機能良好的生活圈。
型塑照顧型社會 打造健康城市
為了打造健康城市,桃園也在去年4月1日成立體育局,規劃興建7座國民運動中心,其中桃園、中壢與南平已動工興建,預計明年下半年陸續完工,並持續推動楊梅、龍潭與中壢三大體育園區。
桃園也積極讓運動與城市結合,除去年以職棒屬地主義─「桃園挺桃猿」,讓Lamigo桃猿隊與桃園互相拉抬氣勢,帶動職棒熱潮進而提升城市光榮感,今年進一步桃園以冠名方式,力挺SBL璞園建築籃球隊,成為「桃園璞園」,持續透過運動行銷城市。過去兩年桃園也陸續舉辦「2015世界聽障籃球錦標賽」、「2015亞太聽障運動會」與「2016台灣國際田徑邀請賽」三場國際賽事,展望後年,「全國運動會」也將在桃園登場。
在社會福利措施部分,過去兩年普設親子館、公托中心、日照中心與擴大社區老人關懷聚點,全力支持年輕家庭、照顧長輩,例如提供每胎3萬元生育津貼,及三歲以下兒童每月3,000元育兒津貼,用「333政策」,來支持年輕家庭;在長輩照護的部分,除了三節加發重陽禮金、假牙與健保補助外,也首創免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此外,國中、高中、高職及五專1至3年級的女生可以免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接種率高達六成,居全國之冠,照顧年輕女性的健康。
2017桃園建設年 加速城市轉型
市府除推動完善福利政策外,今年的資本門支出也達到26%,居六都之冠,希望讓桃園市全面發展。桃園境內共有29個工業區,工業產值全國第一,造就許多的就業機會,也吸引年輕人首選居住桃園市。為實現居住正義,鄭市長積極推動以多元化方式,朝4年2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邁進,而首批公有地自辦興建的10處基地,規劃將興建4,000戶社會住宅,第1座基地也將於今年12月19日動土,並將納入公益性空間,提升社區多元機能。
展望2017年,除了是桃園的建設年,交通、體育、水務等重大建設持續進行,如國民運動中心陸續完工,捷運綠線、市立美術館、市立圖書總館預定發包、開工,8個污水下水道系統已同步規劃啟動,也期待延續今年舉辦台灣燈會及地景藝術節的好評,桃園明年將舉辦「2017桃園農業博覽會」試營運,帶給大家各豐富樣貌的桃園。
升格後的桃園,天天在建設,未來將加速城市轉型,以多元族群為基底,透過產業首都、「亞洲‧矽谷」計畫等優勢,帶動桃園穩健發展,營造好居住、好生活、好就業、好創業的優質環境,實現「宜居宜業」的城市願景!
(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