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惡魔蛙男》: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阮霖
user

阮霖

2016-11-11

瀏覽數 28,850+

《惡魔蛙男》: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作者:阮霖)

原作《惡魔蛙男》是巴亮介於2013年講談社《週刊Young Magazine》上開始連載的懸疑恐怖推理漫畫,因為故事內容的獨特性、寫實的場景、充斥著恐怖暴力元素、各種社會議題的討探以及人性衝突的描繪,使得這部作品雖有爭議但又備受各界關注。

同年11月《惡魔蛙男》第一本單行本的上市發行,立刻引起日本電影界版權爭奪戰。最終由製片人小岩井宏悅搶下電影版權,並指名曾經在《神劍闖江湖》一同合作過的大友啟史擔任導演。

雨天與殺人案。警視廳搜查一課的刑警澤村久志(小栗旬 飾)與其部下西野純一(野村周平 飾)作為調查僅在雨中才會發生的連環獵奇殺人案,在犯罪現場皆留下謎樣的信息線索以及似乎以被發現為前提施以慘無人道殺戮藝術般的屍體呈現。

深入調查後,發現了頭戴青蛙面具的犯罪嫌疑人蛙男的存在,為偵破這宗連環殺人案及解開事件背後犯人目的,澤村刑警被逼入絕境與其展開鬥智與對抗。故事就是圍繞逮捕這名犯罪嫌疑人蛙男而展開。

《惡魔蛙男》: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_img_1

主演《信長協奏曲》、《世紀怪盜:魯邦三世》、《宇宙兄弟》等多部賣作電影的小栗旬,是導演大友啟史一直想要合作的對象。因此特別要求由製片人小岩井宏悅,若要他執導這片最終的條件就是要邀請小栗旬來主演。

澤村刑警在小栗旬演出下讓漫畫筆下的角色更加貼近現實。而小栗旬的自我要求更是嚴格,不但許多危險動作戲份都親自演出,為了融入角色情節更是讓自己不吃不睡不外出,只為了展示出劇中澤村刑警被逼到極限的真實表情。也讓觀眾的心情隨著小栗旬飾演澤村刑警的遭遇泛起波動。

《惡魔蛙男》: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_img_2

尾野真千子飾演澤村遙,為澤村刑警的妻子。由於刑警丈夫一心埋首於工作而忽略了對家庭的照顧、對妻子的關愛。尾野真千子以細膩的情緒變化展現出與丈夫之間關係的失落,以及參與陪審團判決的沉重壓力。用理解與演技詮釋出了婚姻底下為人母、為人妻孤獨無力的心境。

野村周平除了日劇外,電影、舞台劇、電視廣告領域中也有所發展,是現在最受矚目的新生代演員之一。飾演新進刑警西野純一,與澤村刑警共同追查連續獵奇殺人案的菜鳥警察,害怕血腥兇殺遺體的現場,但是也努力讓自己完成身為刑警的職責。透過平凡、努力的角色塑造,反而讓菜鳥刑警在本片中有著重要的戲劇性演出。

《惡魔蛙男》: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_img_3

妻夫木聰則是製片人小岩井宏悅認為飾演惡魔蛙男霧島早苗的第一人選,因此提出了邀約,早已看過原作的妻夫木聰便爽快的答應演出。雖然蛙男角色大多數戲份都是戴著青蛙面具,而在露出臉時也需要加上特殊化妝,但是妻夫木聰依然還是全部親自演出,展現敬業的精神。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導演大友啟史在編寫劇本時,更是加入了「蛙男從事特殊化妝的工作,並有鍛鍊身體」的特殊設定,讓故事情節上更有說服力,不至於到電影收尾時因為角色設計而有著違和感。為了充份融入蛙男的角色,妻夫木聰特地先去見習特殊化妝,以及健身三個月,塑造理想的體態。

妻夫木聰演出的謎樣惡魔蛙男,以及小栗旬飾演的正義刑警澤村,日本電影界的兩位頭號演員在《惡魔蛙男》敬業的演出、互飆演技,只為了讓觀眾能夠更融入電影世界中。

《惡魔蛙男》: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_img_4

導演大友啟史依然維持著《神劍闖江湖》般的獨特美感,除了勾勒出只會在雨天中現身惡魔蛙男的驚悚氛圍外,更為了本作加入了現代感及刺激的娛樂感。導演不讓本作呈現出過於浮誇及不切實際的電影畫面,在重現漫畫中的震撼畫面與拍攝成電影的真實厚實感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此外,導演大友啟史在改編《惡魔蛙男》過程中,也加入了自己想闡述的議題:「失去中心思想的現代日本究竟只剩下絕望,或是仍有希望?」藉由作品的呈現來審視心中所想探討的核心價值。警察組織架構及推理辦案的過程、犯罪心理學的推敲側寫、婚姻家庭的陳述(家庭不合、啃老族、外遇)以及陪審團制度的衝擊,透過現今日本遭遇到社會議題的詮釋,更為《惡魔蛙男》添增寫實性。

在原作巴亮介漫畫版及導演大友啟史真人電影版中,皆花費許多篇幅心力著墨在「對自己的省思」的觀念傳達。本來相信正義、認真執勤的澤村刑警,卻因為蛙男反覆地挑釁、說詞及威脅,而動搖了原先賴以為生的價值觀,進而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赤裸裸的人性衝突、獨特的人性心理描寫、直逼人性極限的劇情,讓觀眾瞭解人性遠比兇殺案件更為驚悚。

《惡魔蛙男》: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_img_5

在劇情編排上,導演大友啟史則改編了兩項重要的內容。一為新增了原作其中一名角色的重要性,由市川實日子飾演的橘幹繪,新的身份、謎樣的設定更添加了故事發展的多變性及結局的可能性。

第二,則是對「創傷症候群」的描寫。原著結局中,是進入了主角澤村刑警的內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過後,或許,有一部份的自己已死於案件當下中,以空洞心死的心態來呈現出對創傷症候群的影響。導演大友啟史則是用了與原作相異的結局,以沉重又深義的伏筆作為創傷症候群的詮釋,除了讓讀過原作漫畫的讀者大呼驚奇外,也著實重重地使觀眾揪心不能自己。

《惡魔蛙男》: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_img_6

【故事的結局,一共有三種……第一個,……第二個,……然後,第三個,最後一個是……】

原作巴亮介漫畫的敘述偏向讓讀者自行思考的開放式結局增加故事的韻味;導演大友啟史電影則是經思索後以真實、確切地描繪出故事該有的結局。不論結局為何,導演的用心、演員的細膩、內心的刻劃、議題的探討、視覺的呈現、獵奇的虐殺、驚悚氣氛,由一連串的細節所累積出獨特的作品。

雨中詭笑的連續殺人魔!《惡魔蛙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