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經進入老化社會,高齡者會是未來主流族群,如何準備退休生活是大家關心的話題。多位專家建議,除了準備退休金,還要將退休分成樂活期、安養期兩個階段,藉由運動,保有健康,政府甚至應該把部分健保費,轉移成運動費用,提高健康存摺。
由於銀髮經濟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2030年將占美國GDP的一半,結合手機的支付系統,兼具產品和服務,可以攻取長者的心,具有商機。
邱淑媞:高齡健康是社會希望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顧問醫師邱淑媞首先提出,2010年至今,已有六個年紀的嬰兒潮,進入老年階段,未來15~20年,老人持續增加,兩岸的長者將成長兩倍,未來則會變得穩定,未來20~25年,生育率下降,老人是未來20~25年的主流。
在此情況下,社會生產力下降,但是,高齡健康是大家的希望。在高齡社會裡,服務業生產成本上升,生產力減少,美林公司就分析,2030年銀色經濟占美國經濟一半,商機龐大。
李回源:銀髮市場是未來經濟命脈
富邦人壽 經營企劃處執行副總經理李回源認為,50歲以上人口握有社會絕大資源,銀髮商機是未來台灣經濟命脈。隨著平均壽命延長,人們退休後的時日將從過去的20年,增加到30~40年,除了要有一筆退休金,也要有健康存摺,並且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他建議,長者將退休期分成第一段的樂活期,第二段的安養期,要把較多的退休金在樂活期使用,讓自己花,不要全都留給子女。如果只留給後代,經濟難以好轉,在高齡社會已經沒有人口紅利。根據估算,到了2161年,台灣老人達到四成,全台人口只有1800多萬人,女性平均壽命是99.5歲,男性則有95歲,百歲女性將有很多。
如何讓長者擁有樂活生活?各界正試圖發展異業結盟。
李回源說,富邦集團從人壽到金控,正在結合健康醫療服務、居家服務,甚至長照產業,他希望政府能開放保險實物給付,例如,在長照機構保險公司可以為保戶提供輔具。
章濱雲:銀髮商機,賣產品也要賣服務
上海復旦醫療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濱雲認為,發展銀髮商機,手機扮演重要角色,這在中國大陸是如此,由手機支付健康產品和服務。
可是,長者是否使用手機呢?他以自己的父親為例,父親願意買保健品,卻沒有買健康服務。如果有人同時賣產品和服務,就會有商機。長者願意把錢留給子女,如果子女用手機為父母下單,就能賺到長者的錢。
張育美:熟年=無齡,擁抱兆元商機
天晟醫院董事長張育美推估,台灣的銀髮商機有8000億到1兆元,時下的熟年族已有熟年新主張。她有一位61歲的朋友表示,「熟年」二字應該要說成無齡,甚至「吾齡」:我說幾歲,就幾歲。
她還說,電影《一路玩到掛》描述兩位罹癌的初老男子,列出遺願清單,健康人生活更應該有積極目標。近年她完成長江商學院CEO班學業,還幫助社區,現在投入長照產業,從事自己最熱愛的工作。
何卓飛:樂活退休生活,健康是要素
要有樂活的退休生活,健康是基本要素。教育部體育署署長何卓飛認為,與其把錢送給醫院去治病,不如多運動,增強健康和體力。
根據體育署調查,國內規律運動人口已達33.4%,和先進國家相近。2013年以來,體育署推動全民運動,何卓飛說,從調查發現,20~44歲的運動率最低,尤其這年齡層的婦女因為照顧家庭,運動量更少。
為了鼓勵運動風氣,法令優惠企業和機構,為員工投入的運動經費可以抵稅,並且舉辦企業運動認證,讓運動成為幸福產業,幫助民眾健康活到老。
(圖說:由左至右依序為富邦人壽經營企劃處執行副總經理李回源、天晟醫院董事長張育美、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顧問醫師邱淑媞、上海復旦醫療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濱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