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近年發展觀光、文創產業有豐碩成果,不僅有美麗風光,閩南、客家、原住民多元文化每年吸引上千萬人次觀光,也有國際人士取景拍片,呈現獨特風貌。
屏東縣長潘孟安在午宴演講中表示,屏東發展觀光產業,成為綠色奇蹟,也是縣內最重要的產業。除了知名的墾丁國家公園,屏東也與太平洋、巴士海峽、台灣海峽三個海洋交界,還有茂林、大鵬灣等風景區、山川琉璃吊橋,韓日港都來拍片。
不只自然景觀,屏東縣也以節慶文化,帶動觀光。
潘孟安說,六堆客家文化推出特有圖案的餐具,全台最老的天主堂也在屏東,聖誕節當天晚上就湧入20萬人次,屏東也是排灣族最大的集中地區,也有魯凱族、阿美族,屬於多族群文化。
更特別的是,農業也為屏東縣創造高產值。今年初,當地農民完成兩公頃的稻米彩繪,從10公尺的高處,可以看到布袋戲的地景藝術。其實,去年稻米彩繪還以熊大、兔兔當成圖案。芒果、蜜棗、香蕉等水果,也是屏東特產,德文咖啡產量近年也已經增加。
雖然2009年莫拉克颱風肆虐屏東,後來,他們思考如何與土地共存。潘孟安說,現在他們發展綠能種電,在廢棄的農地上設太陽能板自行發電,不向台電買電,成為智慧城市。現在,他們更進行潮汐發電,創全球之先,值得期待。
隨著台灣老年人口增加,屏東縣的老人比率成長到14.78%,政府現在實施長照2.0,最美的圖畫是長者的笑容。
潘孟安表示,縣內長者組成千歲團,站上小巨蛋表演,延緩老化。縣內已成立200多個關懷據點,把廢棄的拖吊場、學校,變成日照中心,目前已有24個日照中心,每鄉都有長者學習中心,把少子化的學校轉換為老幼共學互動,成為有創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