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統計,不只偏鄉離島,台北市也有八所全校六班的山區迷你小學。這些都會小校近年發展山林冒險、食農、遊學等特色課程,如同免學費的公立森林小學,吸引學生跨區就讀,學生數反在少子化時代逆勢成長。
很多都會區家長不惜遷戶籍,也要送孩子到明星小學;也有愈來愈多家長送孩子到迷你小學學種田做菜。你如何幫孩子做選擇?
北市雙溪國小三年內學生數激增八成,三分之二來自學區外。校長張文壽說,「我以體制外精神辦體制內的公立小學」,設計山林冒險、生態探索、巧手天工、文創藝術等四大特色課程,在校內就可滑降、垂降、攀岩、攀樹,也可種稻菜、學烹飪、養雞鴨鵝,更有全套木工教室及布袋戲團,每學期註冊費卻只要幾百元。
張文壽說,學校還設計遊學課程,每年也吸引星、港等國內外五千多人造訪。
位於貓空的指南國小是北市食農教育先驅,從稻麥到小黃瓜、蘿蔔等,收成後還要學烹調;學生也會接觸茶文化、步道及溯溪。「競爭不是指南的腳本」,校長游惠音說,該校七成學生跨學區就讀,三年內從八十九名學生增為一一○人。
位於陽明山的湖山國小學生數也增加,八成五跨學區。校長林民政說,校內有蕨類、木本植物、水力發電、蜜蜂等生態觀察區,還有藍染等手做課程,小六生要穿自製藍染衣參加畢業典禮。
竹子湖旁的湖田國小是北市學生最少的小學,有三分之二遠道而來。校長江啟昱說,該校有高冷蔬菜屋頂菜園和梯田菜園,讓學童體驗種稻、種菜;並結海芋季等活動,設計繪畫、文學創作等課程。
同位於陽明山的平等國小,最出名的是廿八年前成立的「巧宛然掌中劇團」,學生師承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常到各地巡演,有人為學布袋戲轉到該校。平等國小往下走會遇見溪山國小。校長施春明說,學校除發展插花等特色課程,就近取材,每年還會辦特色畢業旅行。
(本文轉載自2016.10.17「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