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BCXSY是個十分特別的經驗。
BCXSY是一個以荷蘭阿姆斯特丹為基地的設計工作室,組成分子只有兩人,他們是一對設計師夫妻檔,來自以色列的荷蘭籍設計師 Boaz Cohen和來自日本的 Sayaka Yamamoto,以他們的姓名頭文字組成了BCXSY這個工作室(Boaz Cohen X Sayaka Yamamoto),2007年成立至今也的確如字面上的意義,發揮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的加乘力量,透過與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合作,完成了各式各樣藝術、商業品牌、商品,甚至是NGO專案的作品。
採訪當天他們和八個月大的女兒一起受訪,在接待他們的築點設計辦公室,一邊恬靜自在地接受訪問,一邊和忙著探索世界、在我們周圍爬來爬去的女兒互動,似乎他們對於生活和工作融為一體的模式已十分習以為常。
二元一體合作模式 官網透露玄機
這些對外人來說看起來相當多元、跨越區域、國界、領域甚至人種的合作經驗,對他們而言卻都是自然發生,沒有刻意經營,能夠完成這些專案,靠的是溝通及兩個人性格互補而產生的默契。
他們的官網也一如兩人的靦腆恬靜,全白的首頁只有一個兩人側面頭像剪影的LOGO,分層內容也十分簡潔,除了官網必要的自我介紹和聯絡方式,就只有最新消息和作品一覽。螢幕的左下角(是的,就是螢幕顯示的範圍左邊最角落)有兩個十分微小的連結icon,FB和instagram的LOGO,低調卻又醒目的存在。
圖說:BCXSY web http://www.bcxsy.com/
無為而無不為 作品多元
瀏覽他們的歷年作品也是十分有趣的經驗,包羅萬象且賞心悅目。像是上海玻璃博物館典藏的In Between玻璃工藝作品、倫敦維多利亞與艾博特博物館典藏的“Origin part I : Join”,作品同時也獲得2011年Wallpaper最佳室內產品獎。
2014年在維也納設計周展出的作品:J(oy) & L(ove) Lobmeyr 的玻璃杯,就是象徵兩人互補又和諧的關係;參加倫敦設計節的Moleskine Detour展,也讓兩人的創意在經典筆記本的方寸間展露無遺;而設計量產的Mixed Animals,更是將創意和童趣發揮到淋漓盡致。
受訪時兩人在同一空間,不用言語就自然而然的各自處理女兒和受訪事宜,像是跳探戈般進退有據。問到他們工作和生活如何取得平衡?背景殊異、性格不同的兩人難道從來不會發生爭執?Cohen表示,他們認為所有的爭執都應該往好的方向解決,他們不喜歡把時間精力浪費在無謂的爭執,因此會盡量避免。
如此理性又平和的回答,令人聯想到道家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中心思想,也許兩人這種不必言說的默契,正是BCXSY可以不斷跨界超越的關鍵。
概念式設計創造更多可能
兩人的互動模式無形中也延伸到工作。
Origin Collection 溯本系列無疑是BCXSY目前最具延展性的系列作品。以兩人故鄉為起始點的Origin part I : Join(日本)和Origine part II : Balance(以色列),將兩人平日的溝通模式延伸,和當地的工藝師合作,在當地駐村一至三個月,充分理解工藝特性、製程以及和當地工匠的溝通之後,透過他們的設計思維和傳統工藝結合,創造出風格強烈卻仍保有原有特色的作品。
像是Origin part I : Join 屏風就是運用到日本特有的接合技術,巧妙的將型態尺寸各異的屏風片接合為一體,創造3D的分隔空間;Origine part II : Balance 則是用新的方式突破以色列婦女傳統編織的限制,將尺寸材質不同的織片接合為一體,創造出全新的型態。
這些作品都引起極大的迴響和相當的矚目,如同夫妻二人的雙人舞,在來來回回的溝通和靈感撞擊,產生的新作品,不但給傳統工藝開創出新的可能,也讓他們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湯包紙紮工作坊 臺北初體驗
不斷嘗試不斷創新,前端一定也有等量齊觀的input與體會。
受到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國際設計師駐村交流計畫的邀請,他們在臺北體驗了在地的飲食靈魂與傳統文化,像是參訪大龍峒的茂興齋糊紙店的紙紮製作,在感佩充滿了工匠精神的創作背後,卻也沒想到作品的壽命如此短暫,夫妻倆充滿讚嘆與驚奇,但他們也在思考,對生活在臺北這座城市裡的人們,哪些元素是他們習以為常、卻又可能激盪出創意的?
圖說:大龍峒四代傳承的茂興齋紙糊工藝師張秋山師傅與Cohen帶領工作坊的參與者一同了解台灣的傳統文化與工藝。
於是,他們特別以「臺北紀念物」為主題開設一個工作坊,透過概念設計,將參與者帶來現場的紀念物,從對個人的特殊意義引導出具體作品,中間的社會關懷、脈絡思考及情感表達,是參與者過去不曾體會的。在短短時間內用熟悉的物件進行即興創作,BCXSY帶著大家一起進行一場深度探索和冒險,不僅將這份紀念物的壽命延長,更賦予嶄新的面貌和更為豐富的內涵。透過集體又個人的創作,將參與者的創意激盪出令他們自己都感到驚奇的作品,這個過程,無疑是生活步調快速的臺北人最需要的養分。
Cohen表示,在參觀過紙紮之後,他們也參觀了從南門市場搬遷到大稻埕的合興糕糰店的桂花糕製作過程,認為台灣人樂天知命且對於自己的工作手藝相當自豪,且不吝於公開或者和外人分享;最重要的是,這些後繼的接班人,不但樂於保存傳統,更勤於運用創意開發新商品,這些都是刺激創作的優秀特質,善用這些特質,臺北成為全球矚目的設計之都,將是指日可待的事。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國際大展:國際設計師駐村計畫】
展覽:國際設計師駐村展覽|凝視臺北 Designer's Gaze
時間:2016.10.13-10.30 10:00-18:00
地點:松山文化創意園區 北向製菸工廠
透過設計師的眼睛,重新觀看一座城市……
來自荷蘭、英國、德國、西班牙、日本、以色列和臺灣各城市的設計師,以「公共性」為主題,涵蓋城市、都市綠化、運動健康、環保永續、動物倫理等進行各式各樣的設計研究計畫。這些計劃,不僅是設計師本身對於異地的觀察體驗,更為重要的是,各種正面交流,促進城市與城市間、設計師與市民、設計師與設計師之間的分享和對話,生生不息的發展。
【特別講座活動|在同一片土地上On Common Ground】
10/14(五)14:0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