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要走向何方?-檢視歷史的新開端

陳 煒
user

陳 煒

1994-05-15

瀏覽數 15,850+

台灣要走向何方?-檢視歷史的新開端
 

本文出自 1994 / 6月號雜誌 第096期遠見雜誌

.一位媒體記者數月前奉派赴台灣中南部採訪,下車問路時因「誤用」國語發問、被路人罵「三字經」,厲責吃台灣米,為什麼說「中國話」,險些挨修理;

.國民黨修憲要削減憲法賦與行政院長的副署權,一舉將最具內閣制精神條文的副署制閹割大半,整部憲法朝總統制邁進一大步極為明顯;但國民黨仍口口聲聲說。這次修憲是「小修」,憲法的五權體制不能更動;

主權不在民

.國民黨再三宣示,修憲沒寫底線,朝野溝通都可以談;但是言猶在耳。李登輝總統在總統府接見民進黨國代時卻表示,「國家定位、單一國會,總統制沒有協商空間」。總統從此更為獨掌大權,卻無需向任何機構負責;

.李總統再三強調,修憲的最重要原則是「主權在民」;但是國民黨的修憲案中,人民有直選總統之權,對萬一做不好的總統卻無罷免之權,因為罷免權在國民大會。且有比通過修憲條文更高的門檻,這時候「主權不在民」;

.國民黨說,修憲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憲法不能常修;但短短四年內,我們連修了三次憲法,而根據現在的黨版修憲內容,誰不懷疑黨版憲法不是為了一黨、一人或一時而修憲?如果總統或立法院多數黨分屬兩個不同政黨,誰相信這部憲法還能運作?國家又憑什麼長治久安?

.台北市捷運弊案連連。火燒車、梁柱龜裂。險象環生、台北市府首長卻毋須為此負責去職;美國引用培利修正案制裁我國,農委會對事先的警告置若罔聞,臨被報復時也沒有人為此負責下台,官員還說「辭職不是負責態度,不能解決問題,把後續事情辦好更重要」,政務官風骨。士大夫氣節蕩然,「責任政治」拋諸九霄;

.千島湖船難事件舉國同悲,罹難者處境令人同情,政府把社會帶向情緒化,幾乎使罹難者成為「反共義士」,「新反共主義」,台獨派和對大陸採取鷹派聲浪,把台獨支持度帶向歷史新高峰;但不旋踵旅遊業者卻怪官方發動抵制,不顧業者生計。社會一窩蜂,五分鐘熱度現象,與數月前李總統南行炒熱的「南向政策」如出一轍。

這種種切切,難道就是「歷史新開端」的內涵?還是,它們只是俞國華內閣時期所稱的「轉型期的過渡現象」?請問,我們還要「過渡」、「轉型」多久?歷史新開端要給台灣兩千萬同胞帶來的是新希望、新天堂,要「出埃及記」,建立猶太國(台灣國)?還是更多的亂象、更深的彿徨不確定感。甚至連續數年不墜的新移民熱潮?

官方說法經不起檢證

最近數月,最高當局常掛在嘴上的說法是,台灣正定在歷史的新開端。透過總統府發言人室的二手傳播,「歷史新開端」的模糊詮釋包括:台灣已經建立一個全民自由意志可以表達、尊重全民自由意志的社會;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民生富足也是中國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因此,這是歷史的新開端。

但是歷史本來就是不斷演變的連續進程,新開端意味創造新歷史,或者對遇去的歷史做個了斷總結、重新開啟的歷史紀元。說法頗有「歷史命定主義(Historicism)」或類似當年希特勒者流自詡為歷史創造者的意味。台灣有何條件去扭轉歷史、為歷史做新的開端呢?另外,「官方版」定義所謂的「全民意志」是什麼?和法國哲學家盧梭所說的「總意志(General Will)」有何不同?適個抽象的哲學概念如何測定?全民意志表達與公民自決的關係和差別如何?「全民意志」是不是只是「掌權主政者的意志」、「國王的新衣」或所謂「台灣人的心聲」?

很多人仍無法確切瞭解,所謂「歷史新開端」的真正涵義何在?等到五月六日出版的日本「周刊朝日」刊登了李總統與作家司馬遼太郎的日語對談實錄「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後,很多人才恍然大悟意何所指。

如果周刊朝日的刊載沒有失真,李總統所謂歷史的新開端所指的,其實就是台灣人當家作主。在這篇很露骨的對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李總統內心深處的真正想法。他在訪談中說:

「「出埃及記」就是結論」

「生為台灣人。(我)也曾有過不能為台灣盡一份心力的悲哀。日本政府將台灣交還中華民國政府,此中華民國政府是因大陸內戰失敗而來台灣的。將所有東西丟失,只剩下台灣。中國共產黨把台灣省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份,這是奇怪的夢呢!台灣與大陸是不同的政府,目前我只能說到此為止。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中國」這個詞也是含糊不清的。……台灣必須是台灣人的東西,這是基本的想法。……如有機會與江澤民先生見面的話,我想告訴他:在討論台灣政策或是國家統一問題之前,先研究一下何謂「台灣」?如果還是像以前一樣持有統治台灣人民的想法,必會引起類似二二八事件的。……如果台灣宣布獨立的話,北京必定會害怕,因為西藏或新疆可能也會宣布獨立。……現在大陸高唱民族主義,稱為五族,中華民族也包括了新疆。西藏和蒙古。我認為如果北京想建立大中華氏族或大中華帝國,亞洲就糟了。

這之前為止,掌握台灣權力的,全都是外來政權。最近我已經不在乎這麼說,就算是國民黨也是外來政權呀!只是來統治台灣人的一個黨罷了,所以有必要把它變成台灣人的國民黨,以往像我們這種七十來歲的人,在晚上都不曾好好地睡上一覺,我不想讓子孫們受同樣的境遇。……外省人也是漢民族,只是早來或晚來之別而已,大家一起來努力就行,台灣人也沒有必要拒絕,但是這相當困難,比如說,為何非換掉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不可這件事,也跟這個問題有關。

(我)沒有槍,拳頭也小粒,在國民黨中,我也沒有小圈圈,可是能延續、支撐到今天的原因。我想是我心中的人民的聲音,台灣的人們期許我,我一直這麼想:我一定要做到。」

在對談的尾聲,目本的客人問道:「在開頭提到出埃及記,是否就是意味著:台灣已邁向新時代?」李總統說:「是的!已經出發了。摩西以及人民今後都有得拚的。總而言之,已經出發了。對!一想到犧牲許多台灣人的二二八事件,「出埃及記」就是個結論!」

而歷史新開端的最終涵義,似乎就在台灣「獨立建國」。過去政壇的許多紛擾、政爭似乎也在李總統的坦白中得到部分答案。事後,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許水德對李總統談話的詮釋是:李總統是一位與有強烈台灣意識。但不排外的領袖。總統府發言人戴瑞明被媒體查詢時解釋說,李總統用「外來」政權形容國民黨沒有特別意義,沒有省籍的含意。

兩種說法,都耐人尋味再三。難怪幾位平時「李登輝情結」頗深的立委更恍然大悟地說:「原來真正的李登輝是這樣想的。」似乎沒有很多人真正瞭解李總統。

統獨爭論,這幾年一直是消耗台灣有限資源的「大黑洞」,如同宇宙中的神秘黑洞一般具有吸力,任何公共事務或政策的討論、任何高層人事的任免,最後都會被吸入統獨旋渦中而使焦點模糊。但是在連串政治洗牌、本土化和統獨休兵後,一股新的思潮在台灣內部醞釀,很值得討論。

不再敢講真心話

統獨界限的模糊化,或許可看成是統獨休兵後的良性一面。譬如立法院不再爭議統獨問題,朝野對國家未來方向不再激烈對立,江丙坤奉當局揩示在APEC記者會上強調「階段性兩個中國」,李總統最近再三強調「主權在民(主權在台灣人民)」,民進黨立委呂秀蓮倡設的「台灣國際聯盟」活動,被視為國民黨外交政策指標的立委程建人也赴現場參加。統獨不但不再爭,而見交融合作,在諸如參與聯合國、重返國際社會上攜手連心。這些作法豐富了與大陸分離的資源,也是當局的成就。

學者余英時曾說,台灣獨立如果不是根據狹隘的地方觀念,也不是投降任何外國勢力,那也沒有什麼不好;且將來只要中國大陸重新走上合理的體制,屆時仍可討論怎樣統一起來。這番話為類似現象作了註腳。

但是,從反面看,統獨模糊化可能是強力主導和政治生態「適者生存」的結果。模糊可能是統派聲音在決策圈噤不敢談,怕影響政冶前途或被排擠;也可能是「可統可獨、先獨後統」政策下,必然的反射和無奈。它造就的,可能是島內的「假民意」,但發展結果和中共的解讀卻可能是「真獨立」。果如此,結局對兩千萬人是禍是福。恐怕就難逆料了。

兩年來台海兩岸的關係。表面上看,是朝良性在互動,但是深一層看,從台灣尋求重返聯合國、大量添購戰機船艦,在兩岸談判上缺乏進展、尋求南向與東南亞國家合作對抗中共、島內獨浪高漲;中共方面包圍策略愈收愈緊、發表強硬的對台政策白皮書、大量吸納台資,外交攻詰性言詞愈來愈尖銳,兩岸在統獨問題上公開攤牌的步伐的確在加速。有人警告,一旦兩岸對比發生質變後,虛假的調情階段即將結束。但台灣內部「狼來了」喊多了,似乎也沒有人願再做放羊的孩子,惹來當局白眼和台灣意識過強的群眾撻伐。台灣正面臨愈來愈多人不敢、不願講真心話的危機。

更由於主政者的觀念、好惡鮮明,意志自由表達成了空談,黨政軍權力的高度日趨集中愈甚,一元化愈明顯,順我者昌下,媒體和政壇「一言堂」的情況愈顯著,政治體系已逐漸出現缺乏自找反省和提出診斷、預警的能力。

在這幾客觀環境之後,國大修憲的方向竟然是替權力集中找尋憑藉,為主政者爭議性的修憲理念背書。修憲的歷史功過其實無待時間檢驗,已可初評成敗。

檢視歷史新開端的初期,內政上諸如金權政治氾濫、賄選橫行、財團對土地資源的巧取豪奪、政策偏向資本家而忽略對農、工、漁、薪水階級福祉的照顧,都可見為政者在利益天平上的衡酌未盡周詳;外交上的尋求突破雖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突破與冒進間的拿捏。卻難逃有冒進貪功或將整個台灣前途拿來孤注一擲的意味。自詡為「台灣摩西」的牧羊人,究竟要把台灣帶向觀樂的「迦納美地」,還是更無法預測的未來?

歷史自有其渾然天成的主客觀因素交織而成,毋待自命創造歷史的聖哲。台灣要走向何方?歷史的新開端裡,為識之士中不確定感。不安全感日增的人,恐怕遠多於感受清朗和樂觀的人。而這類感受和現象,是沒有省籍分野的。

(陳煒為資深新聞評論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