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是G20峰會開幕前最後一個「上班日」,照理說杭州城整個街道應是車水馬龍、地鐵內水洩不通;實際上,周五的杭州顯露出一種異常的寧靜:交通順暢,火車站出現準備出遊的人潮。
北京當局為確保G20高峰會與會人士看到杭州城最好的一面,工廠關廠以確保看見藍天,當地報導說,杭州有四分之一的居民已離開城巿。
空氣污染是中國東部普遍問題,當局規定以杭州巿為中心,半徑300公里內的工廠都強制關廠12天。就連約200公里外的上海,也有255家工廠關廠。
2日下午記者搭乘杭州最早的地鐵一號線,立即感受到詭異的氣氛,除了嚴格的安檢、武警荷槍實彈地在站哨外,明明是周五,人卻少得異常。車上少數的乘客,大多穿著T-shirt和polo衫,不少還拿著行李箱。這在中國省會城市還是相當少見的現象。
打開中國最常用的幾個火車票訂票網站,就可發現最近幾天,從杭州前往上海的高鐵列車,無論是二等座、還是一等座、商務艙,甚至是無座位的站票,都已經售完。杭州火車站甚至嚴格限制,必續持有開車兩小時內車票的旅客才能進站候車,不准提前等候。
機場的情況更是如此。打開幾個查詢飛機起降時間的App,就發現2日下午1時以後,杭州主要的國際門戶蕭山國際機場,基本上已沒有一般客機起降。
中國國內線班機誤點一兩個小時的情況並不罕見,但在藍天白雲的大熱天,卻幾乎每架飛機都從早上誤點到晚上,騰出這麼長的時間,主要是給出席G20的各國領袖座機使用。
根據官方提供的時刻表,包含聯合國、加拿大、義大利等代表團,都將於3日上午抵達杭州。下午和晚間,也陸續有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墨西哥、俄羅斯、印度和南韓等國家的G20代表團抵達。
至於最重要的美國,是安排在下午3時20分抵達的黃金時段。
網友戲稱,「今天如果飛不出去,明天大概更走不了」、「今天下午以後買飛機延誤險的人,大概都賺翻了」。但比起這樣的玩笑話,這幾天更多的是杭州市民苦中作樂的無奈。
總而言之,杭州G20峰會還是快點結束吧。大概是所有杭州市民的共同心聲了。
杭州「舉國」安檢 西湖成習湖
中國常言「舉國體制」,但具體概念難以言明。記者2日從北方乘坐高鐵南下進杭州,即親身感受到「舉國」威力,以及杭州在「舉國」動員下變成電影「楚門的世界」場景,而這一切都是要形塑「西湖變成全球的Xi(習)湖」!
安檢是觀察舉國體制的切入點。2日搭乘高鐵南下,進車站一道安檢、要進月台再加一道,且凡目的地是「杭州」者,所有行李要打開特別檢查;坐上高鐵,列車上增派的兩名員警,會針對去「杭州」再次開箱檢查。
中國有個詞彙叫「片」,維安術語叫「網格」,火車站是一個「網格」、列車是個「網格」。為了G20杭州峰會維安萬無一失,從中國各省市欲進入杭州者,均由各自獨立的「片」先逐一過濾、再串成一整張覆蓋神州的安全網。
抵達杭州東站後,出站還要一次安檢,進G20媒體接駁車專區、再一次安檢,要進下榻飯店、當然也要安檢;火車站裡一幅武警的自我激勵標語:「銅牆鐵壁」,道盡一切,而至少五道以上安檢是要確保「外地人」無威脅性。
二月河小說「雍正王朝」裡有個橋段,年羹堯赴西北平亂卻遍尋不著叛軍蹤影,鄔先生以「燈下黑」一語道破;為此,杭州市早在一年前即開始維安總動員,而確保城內安全最佳方式,就是居民愈少愈好。
接駁車從火車站進入蕭山經濟開發區,平坦筆直大道兩側竟人車罕見,一幢幢30層以上的公寓與辦公大樓,人煙稀少一片寂靜;整個場景好似進入電影「楚門的世界」,自己是坐著觀光巴士參觀拍片影城,感覺特不真實!
為讓市民遠離G20峰會,中國各旅遊大省配合推出憑杭州身分證免門票或半價、高速公路收費優惠等措施;峰會周邊店家全部拉門休息,即使不想外出,日常三餐也沒地方解決,有點柔性「被旅遊」之感。
著名景區西湖,早在兩周前就逐步封湖,導演張藝謀的G20「西湖印象」新力作,首映是給來自全球的外國嘉賓觀賞;俗話說,一個人的江湖,杭州為G20成為人口Xi(稀)城,原是Xi(潟)湖的Xi(西)湖,則是要形塑「全球的Xi(習)湖」!
(本文轉載自2016.9.4「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