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Uber到寶可夢 政府該怎麼管才叫先進?

網路創新的束縛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6-08-15

瀏覽數 41,150+

從Uber到寶可夢 政府該怎麼管才叫先進?
 

(畫面擷取自Google Play

共享乘車平台Uber,這一陣讓台灣各方人馬快吵翻了!在上週四(8/11)立法院的公聽會現場上,國內計程車業者、新創團體言論對立,不滿情緒升到最高;至於居中協調的政府,現在研擬的新法案也被被迫擱置。 還被不少外界人士認定是思惟落後的「創新殺手」。 目前看來是多輸的僵局。到底,面對這些破壞創新潮流,政府該怎麼辦?

第一種觀點,是把還沒辦法規範好的創新模式,先擋在門外,弄清楚再立法開放。這也是許多計程車業者的想法。

「但是,這會讓台灣新創公司,一起被法律擋住長不大!」資策會科法所沈怡伶律師強調。像是國內有一個網路叫車新創平台「呼叫小黃」,光是要做支付金流,就因為法令過時發展受限。另外現有私家車要被當營業車,這個模糊認定,是共乘平台必備的關鍵創新模式,法令鬆綁是必須。而現在網路創新都是高喊要國際化走出去,台灣新創公司在自家市場先被擋住,要怎麼壯大走出去?等各界理解立法,商機早就被搶光光。

另外,像是交通部也積極研議要管制寶可夢手遊,新創圈領袖程九如認為,執法機關應該花時間弄懂新事物,不要急,免得又跳回用舊有思惟去理解,最後只會訂出沒創新思惟的法。

那麼,開放了再說呢? 這個理由雖沒錯,只是一直僵持沒訂,第一個就會衝擊到執法單位的公平性。

前政委蔡玉玲強調,從去年談到現在,她對Uber要求的三原則沒變過,就是落地繳稅、對乘客保障與負責照顧勞方司機,其他舊有營業規範法規,都有修正空間。必須要這樣作,政府才能讓其他企業乖乖接受規範。沈怡伶則認為,Uber每筆交易都有線上即時數據,明明可匯出紀錄繳稅,沒藉口說做不到。

其實,答案不是零與一,還有第三種最模糊,可能也最適合的辦法。 資策會科法所價值拓展中心顧振豪主任認為,網上吵最多,包括「計程車司機也沒做好、訂價綁死沒有Uber好、境外公司還不是到處有」等等筆仗, 其實是好的,

這表示台灣民眾正在對未來的計程車服務該怎麼做的想像,政府也可以藉此對舊法作全面檢討。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好是引進一個所謂的「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大家在一個有限制的遊戲規則下,找一群嘗鮮用戶在隔離的場域中,去盡情試驗創新,再看發展狀況快速修新法,日本、新加坡都有運用的類似案例。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沈怡伶舉例說,像是許多人吵Uber沒有給乘客保險等保障,但也有人認為這些車行提供的保障也不見得適合新興的平台,或許可透過新創圈、公民社群與傳統車隊交流中,引進新的保障思惟。最後還可能讓保險公司用來發展成創新的保險商品,邀請特定一小群用戶來試用。畢竟,很多創新的商機,是在該不該規範的灰色地帶中間長出來。這樣的沙盒要玩得起來,需要各方人馬願意開放交流、也有人願意領頭嘗試,相當適合台灣。

只是,無論用何種模式,還缺一個關鍵角色到位,那就是Uber這樣的創新公司的負責態度。至今Uber的回應都被外界認為空洞,也許是因分公司代表發言權限太小,本週Uber將派國際稅務人員來拜訪台灣,希冀能儘快讓僵局劃下句點。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