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劉兆玄:加速電信自由化

何亞威
user

何亞威

1994-02-15

瀏覽數 10,700+

劉兆玄:加速電信自由化
 

本文出自 1994 / 3月號雜誌 第093期遠見雜誌

問:很多人指責台灣電信業務沒有競爭、不進步是台灣邁向資訊化的阻力,你的看法如何?

答:很多人都責怪電信部門,但從民國四十年到八十年間,電話普及化是它最主要的任務,我想他們的功效值得肯定,也是經濟奇蹟的幕後英雄。

但是,電信部門心態絕對要改。電信局以後要面對新的遞戲規則,以前是唯一的獨家支配,一面建設、一面經營、一面管理,將來新規則可能是公權力還是歸電信局,其他部分都要有競爭者。

我跟電信局講,你是服務的提供者,本來是受人歡迎的,現在如果不趕快改,客戶要求新的服務,你不能提供,別人一提供,你就只好變警察,這不是你本來該做的事。

有些事務是一定要修法後才能做,但是也有些地方確實是灰色地帶,這是解釋的問題,不過如果心態上能改成歡迎競爭,就會更快開放。

問:電信民營化問題廣受各界關心,為什麼電信局國營化條例在行政院審核的時候,你請求把條例撤回重訂?

加速電信自由化

答:我之所以要撤回重新檢討,是因為我認為我們做不到。我做的可能是從來沒有部長做過的事,但是還是要做。交通部擬的條例,號稱是先變成國營公司、再民營,但是國營事業民營化談何容易?眼前就有很多現成的例子,所以我認為民營化可以慢慢做,但是要加速自由化。

問:請談一談電信事業將來在資訊化社會中扮演的角色?

答:我的基本原則是資訊要暢其流,所以網路要四通八達,服務要新速實簡;第二原則就是組織需要變更,任務自由化要依法來做,所以該修法的一定要修法;第三是現在就做,民營化最後目標就是自由化,但是不一定要等民營化,才能自由化。

我的電信政策很簡單,就是要儘可能自由化,不必等民營化才做,要及時檢討,該改的就改。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問:在網路架構上,交通部有什麼作法?

答:計畫很多,國內有數位化、隨身化、光纖化、智慧化,我們也參加國際光纖海纜、國際電信網路的連結,完成後對資訊暢通,一定有很大的幫助。服務方面,也在積極進行,基本上要建立基本的架構,使用戶經營更成功,更有競爭力。至於民間希望開放業務,我們希望建立制度,把一些項目放出來。

交通部目前有專案小組積極推動對學術界開放使用網路,另外海關的公用網路不能和專用的網路相連,但是網路愈大才會愈有力,至少我個人覺得海關的網路(通關自動化)我們一定要解決。

新加坡值得效法

問:新加坡要在公元兩千年把該國建立成科技島,做為國家競爭的利器,和新加坡比起來,台灣資訊化的情形如何?

答:新加坡在資訊上比我們進步,他們平均每個人持有的電腦在世界排名前十名,十個人以上的公司有七五%以上都使用電腦,是少數已開始真正運用電子資料交換的國家,以使用者而言,他們相當進步。

另一個值得注意、效法的是,他們政府部門電腦化已有成效,可以做到one-step service,民眾到一個櫃台,一次辦好各種相關事務,而且政府部門每投資一塊錢在資訊技術的運用上,可以得到二.七元的效益,證實他們的投資已經進入良性循環,所以可以追隨美國,在十五年內和世界少數國家建立高層次的國家資訊基礎建設。

不過和新加坡比較,要小心他們是城市國家,沒有農村。如果拿台北市和新加坡比,台北市資訊化的程度雖然還是比較差,但至少會比較接近。

問:台灣是不是也應該像新加坡那樣把資訊列為全國一致的目標,以便早日進入資訊化社會?

答:我認為社會一定要發展到某個階段,再在這上面加上國家目標,才比較有效。其實我們也有亞太營運中心做為國家層次的目標,應該趁這個機會把電信和資訊整體結合起來,來一個大的提升,交通部在電訊這邊把民營化、自由化的作法重新理清楚後,會向行政院建議一個行動方案,使電信事業為台灣邁向亞太營運中心的幕後英雄。

(何亞威採訪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