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生部」命名不當
據近日報載「衛生署」升格為「衛生部」之議,在新的行政院組織法中已將定案,同時為因應社會福利業務納入其職掌,為免將來衛生界及社會福利工作者爭排名、搶位子,而將該部命名為「厚生部」。
「厚生」一詞源自「尚書」大禹謨篇的「正德利用厚生」,也見於「左傳」。若以原來的含意來看,較接近於今日所謂的經濟、民主等詞語。日本是承襲古風的皇權國家,喜觀採用我國古書中的詞彙做為部會名稱,但並未注意其原來含意,因此「厚生省」是掌理醫藥衛生業務。
我國立國的方向是建立民主共和的現代國家,故政治上多採用具有現代意義的新詞做為部會名稱,如「國防」、「外交」、「財政」等部。若「衛生部」要改為「厚生部」,其他各部建否亦應改為「勤遠」、「貨殖」等具有古風的名稱?
何況醫藥衛生與社會福利二者之爭,並非全為意氣用事,兩者在本質上有出入之處。發展尖端醫學技術與推行普遍化的預防醫學,或全面實施社會福利,相互之間處處存在著競爭性,分寸的拿捏考驗著主事者的智慧。衛生與醫療常要不計花費地投入人力物力,才能獲致效果,社會福利則是要扶助社會上的弱勢團體,有時只能以有根經費來完成最多的任務,在編列各項預算的基本立場,頗有不同,並非僅以「厚生」一詞足以化解。
「厚生」一詞在現代來看,含意過於廣泛,有欠明確,真要化解爭議,還是應該深入探討問題的本質,就「醫藥衛生」與「社會福利」二者在政策上的相對優先順序,以及施政內涵上的重點特色,做完整的評估,以訂定具有現代意義的部會名稱。
鳳山 丌允文
證嚴的另一面
遠見雜誌元月號以二十餘頁的篇幅報導證嚴法師種種,且譽之為「強人」。對此,筆者有一點「異」見要說。
報導中提到,證嚴勸人不要「睬政治」。有一句話說:「對政治表示緘默,就是附和執政黨。」此話不僅指在家俗眾,也適用於出家人,證諸證嚴法師的某些行為就是如此。郝柏村去花蓮為慈濟醫院剪綵,證嚴必恭必敬地迎接;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說要去看她,她都無端來個避不見面。
試看美國的金恩牧師、菲律賓的辛恩主教,以及泰國和越南的和尚,都曾為他們自己國家的民主盡一分心力,無損於彼等宗教信仰,較們絕不會勸人「不要睬政治」。
慈濟醫院的部分醫師為陳永興助選,證嚴因此氣得吃不下飯;不睬政治的人,都享受著別人奮力爭取的民主成果,不知證嚴是否感恩過那些為爭自由(包括宗教信仰自由)而犧牲自由的人?
北市 陳嘉宗
何不拯救雛妓?
證嚴法師領導的慈濟功德會,其力量展現在各階層,善行超越了國界、政治與宗教的歧異,稱證嚴為人間活菩薩並不為過。
不適,令筆者深感納悶的是,花蓮秀林鄉一直是雛妓的「貨源」供給中心,何以慈濟功德會不伸出援手予以拯救呢?是不能也,還是不為也?慈濟有能力援助物資到海外,都無能力拯救自已的同鄉姊妹。實令人深感疑惑。
總之,慈濟的貢獻大抵是值得肯定的,然政府不能因有民間杜福團體之運作而袖手旁觀。反而應積極提供一切必要的協助才對。否則,政府之職責何在?
淡水 鄧鴻源
社會福利不是口號
每逢選舉,許多競選人都把社會福利制度的推行變成一句中聽而不務實之口號,待選舉過後又煙消雲散,民眾得眼巴因地期望下一次選舉決一點到來。這種近乎欺騙之手段,為神聖的選舉帶來了許多污穢。
其實,「社會福利」是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並非只是濟貧活動和救助式的服務,而應該是一種涉及了社會整體和諧、安寧,福祉及身心健全的理想境界或理念;它也是一種社會整合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存在著各種條件機會,能夠滿足什麼事都漠不關心的人,以及積極參與影響社會的人。
我們經常在談述的「社會福利」,其實應該是一種「社會福利體系」,也就是一個國家或政府以社會集體之努力,共同保障社會中每個人生活幸福之社會制度。
但願我們的百姓在平時便能享受到真正之「社會福利制度」,我們的國家也成為真正實施社會福利之國家。
高雄 黃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