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社會新鮮人離開學校投入職場的季節,有別於前幾年,畢業生因耽心找不到工作,而紛紛選擇升學、進修,以延緩進入職場,但根據調查,今年的畢業生選擇立即進入職場的居然高達95.5%,亦即只有4.5%的人想繼續留在校園,這是自金融海嘯後,台灣社會新鮮人「就業意願」最高的一年!
更特別的是,時下的社會新鮮人顯然務實得多,不少人懷著「先求有再求好」的心態,有過半數(55.1%)的新鮮人表示,可以接受第一份工作,是「派遣」性質的;甚至有64.6%的人透露,能接受首份工作,是「約聘」性質的,而以往較被新鮮人排斥的業務工作,據這次調,亦有68%的人願意嚐試。
足以見得,在「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當下,畢業生逐漸認清「學歷貶值」的現實,求職愈趨積極、尺度也愈顯寬鬆。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今年應屆畢業或退伍的新鮮人,有高達95.5%想「先就業」,只有4.5%的人想留校「再進修」,相較於2015年和2014年的調查,當時想立刻進入職場就業的,分別為94.9%、93.8%,顯見新鮮人「搶就業」的比例是逐年增高,今年更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高!
不過,一問起社會新鮮人大約需要多久才能找到工作?yes123求職網調查,34.7%的人認為,要花「超過1-2個月」的時間;更有26.5%認為得要「2-3個月」,總體平均為2.2個月,亦即66天。而新鮮人認為家人能忍受自己畢業(退伍)後,最多2.6個月沒有工作,等於「職場空窗容忍期」約為78天!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國人「初次尋職者」的失業週數為32.1週,換言之,社會新鮮人待業時間高達225天,大約時五個半月,顯見時下新鮮人,對於找第一份工作,恐怕還得再「保守以對」。
新鮮人也自評,平均約得投17封履歷,才會有一次面試機會,而平均得面試八家企業,才會有一次錄取機會,換算下來,等於大概要投136封履歷,才有可能找到第一份工作!
而工作難尋,連從未進入社會的新鮮人都略知一二,迫使時下的畢業生及退伍生愈來愈能放下身段遷就現實環境,接受「非典型工作」!
在「先求有再求好」的思維下,55.1%的新鮮人表示,可接受第一份工作,是「派遣」性質的,更有64.6%的人能接受首份工作是「約聘」性質的!
另外,亦有68%的社會新鮮人願意嘗試「業務」性質工作,而更有86.4%的人願接受「儲備幹部」這類型的工作!
另外為了薪資與升遷,有81%的新鮮人透露,願意挑戰「外派」工作,其中最想去的區域為:「亞洲」(86.6%)、「歐洲」(56.3%)、「美洲」(52.9%)!惟相較於「駐台」上班,如果被公司外派,收入則期望能多出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