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名人猝逝效應 健檢中心詢問度增

隱形的不定時炸彈——動脈瘤

林惠君
user

林惠君

2016-07-03

瀏覽數 212,950+

名人猝逝效應 健檢中心詢問度增
 

年僅41歲的前名模王亭又,因腦動脈血管瘤破裂日前病逝,震驚影劇時尚圈。醫師提醒,這個隱形的不定時炸彈——動脈瘤,好發年紀年輕化,需要大家的注意。而在名人猝逝的效應下,許多尚無症狀、或有頭暈頭痛症狀的民眾關心自己是不是有動脈瘤,近日紛紛詢問健檢中心該做哪些檢查。

像是新光醫院健檢中心、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都表示,在媒體報導的效應下,最近確實有接獲比較多的電話詢問針對血管瘤該做哪些檢查?或是有頭暈頭痛的症狀,需要做哪些檢查。

「血管動脈瘤是引發猝死危機的不定時炸彈!」曾是台北榮總腦神經內科醫師、現任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這麼說到,動脈瘤會在動脈內的任何部分形成,動脈管壁因不同原因,如先天性異常、三高及血管硬化等,造成血管的分枝處血管壁變薄,長期在血流衝擊下,產生破損形成氣球狀的局部突出,隨著時間累積向外膨脹而形成動脈瘤。最常見的是在腦部、胸部及腹部,長在腦部特別危險。它就像顆不定時炸彈,平時完全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只要一爆破,就可能造成患者猝死。

蔡清標進一步指出,大多數的動脈瘤平時沒有任何症狀,通常得等到動脈瘤破裂才會出現激烈頭痛與頸部僵硬,因為動脈瘤的血管壁相當薄弱,血流的壓力往往會造成動脈瘤破裂,尤其緊張、工作壓力大、季節交替天氣忽冷忽熱時格外容易破裂。

未破裂的動脈瘤在它脹得太大或壓迫到神經時,可能因壓迫到動眼神經,產生一邊眼瞼下垂、眼睛張不開、瞳孔放大,或複視等症狀,「因為好發年紀更早,更需要大家的注意。」

蔡清標建議,若想要早期發現腦血管瘤,通常血管攝影是診斷動脈瘤的主要標準,但這是侵入性的檢查,最好的預防性檢查工具仍是磁振血管造影檢查(MRI),屬非侵入性、無輻射檢查,一旦被檢查出有動脈瘤,可視嚴重程度進行動脈瘤栓塞手術,或放置支架把動脈瘤完全阻隔於原來血管外,避免破裂引發致命危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