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ale Chang;via/brit
有時候厭倦了都市的喧囂,難免幻想在隱蔽的海岸或山林之間住下,重拾生活最簡單的平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都知道被都市豢養的你我很難達到這等境界,那麼就來去鄉村住一晚,借由這些遺世獨立的小屋體驗歸隱的感覺吧!
Vega Cottage
座落在挪威海岸的Vega Cottage是三兄妹為避暑打造的度假小屋,花崗岩地形結合周圍的自然景致,讓這棟小屋有著獨特的風情,建築師Kolman Boye以極簡的結構設計,外牆由白樺打造並塗上亞麻籽油,內部裝潢也以原木材質及自然色調為主,呈現出與大自然的平衡和諧之美。
Desert Home
位於亞利桑那州的The Desert Courtyard House豎立在一片沙漠中,絕對讓熱愛大自然又想要擁有高質感住宿體驗的人大為驚艷。由Wendell Burnette設計建造,大面積的建築運用是The Desert Courtyard House的一大特色,原始的粗獷感與戶外高聳的巨型仙人掌相映成趣,大片的玻璃窗環繞中央庭院,給居住者一些有別於廣闊沙漠以外的精緻空間。
Westcliff Pavilion
南非的Westcliff Pavilion小屋,以黑色鋼鐵支架與天然石材堆砌的外牆聞名,建築師事務所GASS以這樣的設計減低對環境的影響,不僅減少汙染,大量的玻璃窗在視覺上加強了與環境的連結,更能融入周遭的景致。
Gambier Island House
這棟清幽小屋位於加拿大甘比爾島上,設計上以簡潔的風格為主,建材取之於當地,相當節約與環保。Gambier Island House位置隱蔽甚至沒有陸路可以抵達,只能乘船過去,臨海建造在懸崖邊,可同時坐擁蓊鬱森林與海灣美景,非常有童話故事中森林小屋的風格。
DIY Cabin
廢棄窗戶也能造出度假小屋?攝影師Nick Olson與設計師女友Lilah Horwitz在一次旅行中愛上了西維吉尼亞,於是決定在這裡攜手打造「愛的結晶」。因為經費不足,兩人四處蒐集廢棄建材,在廢棄房屋搜刮木材跟舊窗戶,最後只花了一萬五台幣左右蓋出了這棟獨一無二的DIY小屋!絕對是度假屋史上最浪漫的一則傳說。
Studio Home
泰國藝術家Rirkrit Tiravanija在清邁規劃了這樣一個融合地景的小屋,睡房的榻榻米地板,以及牆面的竹節磁磚,種種細節有著日式的禪意。挑高的空間讓綠意更能穿透房屋,達到與環境共生的理想。
重視與環境的互動,這些度假小屋不僅是滿足人們想要隱居的悠閒,而是能融入自然的綠色建築,下回旅遊不妨捨棄飯店,來此體驗不一樣的旅宿經驗吧。
(本文由La Vie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請詳見《La Vie》。)
專欄介紹:
《La Vie》行動家,華文最大全球設計美學社群媒體,以實踐「設計改變世界」為目標。蒐羅全球城市、建築、時尚、藝術、設計、生活風格、文創等精彩資訊、活動與設計好品的知識活動平台。美學經濟正在席捲全球,《La Vie》引介國際設計美學趨勢,成為領導讀者實踐生活美學的第一媒體,Think Global,Design Tomorrow,設計改變世界,成為我們的新信仰!
更多內容請至【La Vie行動家設計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