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開始要進入下半場了,到底未來6個月,全球經濟走勢如何?將牽動所有人的神經。依照目前所掌握的數據,都透露出「不太樂觀」的訊息。而台灣在內外皆冷的情況下,經濟成長率僅能達到0.5至0.8%。
富邦金控資深經濟學家羅瑋博士預估,影響下半年經濟走勢的三大關鍵,分別是主要國家經濟基本面、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以及美國總統及國會選舉。
今年伊始,全球股市即因人民幣貶值、陸股震盪及油價下跌,造成市場劇烈波動;元月月底,日本央行無預警宣佈實施負利率,加上德意志銀行CoCo Bond疑慮,使得全球市場在2月份再度重挫。
直到3月初,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將放緩升息步調,全球股市才出現反彈。到了6月上旬,受到聯準會升息和退歐公投不確定性影響,市場緊張情緒上升,波動幅度加大,而英國退歐公投出乎意料的結果,更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
由於市場低估英國民眾選擇退出歐盟的可能性,在公投結果出爐後,各國股市全面下跌;英鎊重挫,日圓強升,非美貨幣下跌;各國政府公債殖利率再度達到低點。
然而,英國退出歐盟至少有二年緩衝時間,英國退歐程序及條件仍待與歐盟進行協商,加上主要國家央行必要時將會採取聯合干預行動,穩定全球金融秩序,投資人不必過度恐慌。後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是否會延續擴大,並對各國民眾及企業之消費、投資意願造成實質性影響。
下半年全球市場能否回穩?
由於英國公投脫歐成功的干擾,各國央行將維持寬鬆政策糙,恐增大債市風險,加上全球貿易量持續下降,削減各國成長動能,導致全球資本市場震盪劇烈。
羅瑋指出,還需密切關注美國和中國的經濟表現,美國經濟一旦走緩,全球步入衰退的威脅就會升高。目前不利因素是美國復甦已長達83個月,企業獲利連續三季負成長,新增就業機會減少,5月份僅3.8萬人,導致聯準會未如預期在6月升息,也加深市場疑慮。中國大陸仍在推動結構調整、去化產能的過程,加上實施房地調控,現階段經濟表現仍然不佳。
雖然美國聯準會官員在6月份會議仍預期今年將升息2次,然而在英國退歐公投通過後,預期聯準會今年將僅升息一次,甚至有可能維持現行利率不變。隨著日圓走升,日本央行很可能在7月份參議院選舉後,推動新的寬鬆措施;歐洲央行在考量物價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可望在9或12月宣佈延長QE購債期限。
第三項影響下半年全球經濟的關鍵因素為美國選舉,不論哪位候選人當選,任內頭二年美國都會陷入衰退。
假設川普當選,衰退的幅度會比較深,但川普可能採取如1980年代雷根總統的策略,帶動美國經濟復甦。當時雷根以蘇聯為假想敵,重建美國國防,動用301條款迫使各國對美國商品開放市場,同時透過廣場協定逼迫日圓和德國馬克對美元升值。川普上任後若以中國為假想敵,施政上採取雷根的路線,將會造成全球關稅壁壘或引發貿易大戰。雖然有利於美國經濟復甦,但對其它國家將造成較深的傷害。若希拉蕊當選,她延續民主黨過去施政方向,美國的衰退的幅度將較淺,時間也會縮短,只是復甦力道相對微弱。
羅瑋歸納,2016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展望並不太樂觀。在各國經濟成長預測方面,美國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約為1.6~1.8%,歐元區在1%上下,日本約為0.5%,中國在6.2~6.6%間,台灣在內外皆冷情況下,只能達到0.5~0.8%。全球成長動能愈來愈弱,逐漸步向新一輪景氣循環,只是衰退的時間點、幅度和恢復的速度仍需視上述幾項關鍵因素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