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數字看台灣
■繼水源保護區能否設置高爾夫球場的爭議之後,高爾夫球場的管理及違法營業問題成為新焦點。
由於法令不夠周全,中央及地方政府執法不嚴,高爾夫球場管理規則實施十二年至今,真正合法取得開放許可的球場只有四家,其餘取得設立許可的八十家球場,都涉嫌違法營業。合法設立的八十四家球場中,教育部認定「正式」營業的有三十家(其中老球場有二十六家),正在開發的球場有五十四家。
但是,教育部資料顯示,嚴重違法的事實有二:一是被認定「正式」營業的三十家球場中,有二十六家沒有獲得教育部許可開放;二是被認定「正在開發」的五十四家球場中,有部分以「試打」名義對外營業。
■經建會人力規畫處完成的「台灣地區各縣市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研究」發現,各縣市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綜合排名以北、高兩市小學生所享用的教育資源最多,彰化縣、台北縣和高雄縣最差。
以師生比例來說,台東縣師生比例最高,一個老師分配一四.八二個學生,台中市最低,平均一個老師分配到三一.七四個學生,而師生比例高低則關係到師生的互動及教學品質。
漏網新聞
■面對年底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內所擴散的危機意識已達最高點,以下例子可略見端倪。
事例一,李登輝主席在一項輔選會議中對在座的行政系統官員說,「年底選舉若輸了,那什麼院長、部長都做不成了。」
事例二,許水德祕書長在黨部主管會談中向黨內一級主管表示,年底縣市長選舉若輸了半數以上的席次,「那麼你們這些主管也做不成了。」
事例三,婦工會主任林澄枝在與各縣市婦女工作人員座談時,積極呼籲婦女必須拿面動員助選,否則一旦失敗,那麼「身上的鑽戒、項鍊都會沒有了。」
■數十年頭一遭,台灣的短期債信目前被國際權威信用評鑑公司(史坦普爾公司)評為最高級「Al+」,和美、日、法等國同級。長期信用方面,台灣「得分」為「AA+」,在亞洲地區僅次於日本。此外,央行官員說,由於台灣長年累積的經常帳順差極大,因此,目前是僅次日、德的全球第三大債權國。
留言板
■民進黨提名競選台南市長的蔡介雄,在台南市舉行一場號稱三千五百桌的「世紀大餐會」,現場人山人海,座位供不應求。主辦單位估計至少有四萬人參加,桌數之多與人數之多,可能創全國紀錄。
從立委會振農的「春之饗宴」、施明德的「疼惜之夜」、何智輝與王素筠的婚宴到蔡介雄的「世紀大會餐」,一次比一次規模大,長此以往,除了經濟奇蹟之外,說不定台灣還能創造出「辦桌奇蹟」。
大陸數字看大陸
■中共「全國總工會」一項針對職工進行的調查顯示,目前有五%的職工家庭,平均每月生活費不足五十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大約有七百萬的職工和一千三百萬的家屬,生活在貧困狀態。而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亦指出,大陸目前仍有接近一億人口處於極度貧窮的狀態,只能免於挨餓而已。
■由於重男輕女的觀念盛行,目前大陸適婚男性,比適婚女性多五千三百萬人。香港「中華文摘」指出,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傳統的「重勇輕女」觀念使然,再加上經濟因素的驅使。文中並呼籲拋棄陳腐觀念,因為在中國的土地上,不能只剩下男人。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開放政策的實施,大陸的國有資產隨之大量流失。根據中共內部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國有資產短少人民幣三千多億元。由於國有企業自主權日益擴大、政府對企業的宏觀調控能力削弱,加上對企業產權管理沒能及時跟上,每年流失金額高達千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再建十個深圳市所需的資金。
漏網新聞
■在大陸台商聚集最多的廣東省深圳市,明年底可成立第一所台商子女小學。這座位於深圳寶安區岩石鎮的台商小學,中共將比照大連的日僑學校,給予教學上一定自主權,健用台灣教材、聘任台灣教師,但不准唱國歌,也不得教三民主義。
■近年來,中國大陸刮起了一股利用各種名義亂收費、亂攤派、觀罰款的「三亂」歪風,民眾及應強烈,嫉之如仇。
早在兩年多前為治理「三亂」,中共召開「全國工作會議」,成立了領導小組,要求各級領導下決心,花大力氣,但光是十一個省市初步清理的亂收費項目就有一萬多。而去年僅行政事業收費項目,在清理、取消四寓二千項後,仍多達一百一十一萬八千項,效果不僅達不到中央的要求,反而愈治愈亂、愈治愈多。
新鮮事
■大陸乞丐現在擺脫昔日的「溫飽型」。行乞目標鎖定台、港、澳、海外和外國人士,所得往往較正常工作者還高。其中萬元戶有之。千元戶更不足為奇。現代乞丐不僅「年輕化」、「職業化」,而且」幫派化」。
行之手法五花八門:有向人訴說悲慘身世、啼饑號寒、聲淚俱下的「傳統派」;有對過路人尾隨爛跟、貼身追蹤、強行索要的「死纏派」;有在計程車旁開車門、搬行李、說好話的「搶門派」;有蓬頭垢面、衣衫檻褸、自扮傷殘的「演技派」;有為父母招徠同情。成為乞討搖錢樹的「娃娃派」;有日間穿街過巷探勘地形、晚上破門而入的「丐盜派」。更令人驚訝的是,竟有不少包括傷殘的人士,伺機從大陸偷渡到香港「做發洋財夢」,被稱為「省港旗丐」。
流行順口溜
■大陸農業已響起危機警號;不少地方引發的社會矛盾相當尖銳,出現貼大字報、上訪、聚眾鬧事等嚴重問題。
農村出問題,與農村政策有關。中共對農業、農材、農民的態度,歷來是「中央急,農氏盼,有的部門坐著看,少數部門對著幹」,結果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農民束手無策」。
經過十多年的改革,近幾年大陸農民的實際收入增長出現減緩趨勢,有的她方農民甚至增產不贈收。遼寧省農民有句順口溜表達得頗為傳神:「糧食一分一分地漲價,化肥一百一百地漲價,農膜一千一千地漲價,農機一萬一萬漲價」。
而對於橫徵暴飲、苛捐雜稅的不滿情緒,也可以下面這句順口溜形容:「四雙金錢豹(指財政、稅務、工商、銀行),十三頂大蓋帽(指有制服的單位),都來吃一頂破草(指農民)」。
香港數字看香港
■香港近來為了海外合約公務員轉以本地條件續約的政策,引發社會大眾的熱烈討論。而自由民王聯盟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受訪者不贊成此項政策,認為會影響港人治港及打擊公務員士氣。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市民普遍不信任「中」、英政府,信任度只徘徊在二、三成之閻,而對港府的信任則在五至六成,都不算高,顯示三個政府都未能取得民心。調查也同時反映出「市民對香港於一九九七年後能否維持高度自治,仍然是半信半疑」。
漏網新聞
■「中」英有關香港政制的談判,己歷十五回合。
而自第十五輸會議結束後,即傳出焦點問題「直通車」無法解決,直通車資格審查,中方以是否有「顛覆中共」言行而定,目標似乎直指兩名港同盟的立法局議員李柱銘和司徒華。英方則表示不會接受「中」方說法。雙方談判已愈來愈接近攤牌時刻,若「直通車」問題無法解決,港督彭定康將推動其政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