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還不瞭解歷年偶像劇的男女主角年齡變化?請參見第一集、第二集!)
從三大要素檢視偶像劇的轉型!
而要進一步檢視偶像劇的文本轉型問題,就從構成原始偶像劇的三大要素「愛情至上」、「青春」、「夢幻浪漫」來看吧!
「愛情至上」背後代表的是偶像劇的題材選擇;「青春」背後代表的是偶像劇的角色年紀;「夢幻浪漫」背後代表的是劇中角色的身分和所在環境與現實差距多少。
題材選擇方面,我們先用和愛情有關的關鍵字,包括「愛」、「戀」、「情」等,去粗略檢視366部偶像劇劇名,發現劇名包含「愛」字的有69部、「戀」字17部、「情」字30部。
雖然當中劇名可能重複包含這些關鍵字,例如《好想談戀愛》就同時包含戀跟愛,但仍可看出愛情還是偶像劇想探討的主題,但是否為愛情「至上」則無法透過劇名來解釋。
偶像劇角色的年紀由於已經是問題當中被認為有疑點、被檢視的對象,因此我們先暫時跳過不看。
至於偶像劇劇情「夢幻浪漫」與否,我們則試著用劇中男女主角的「身分」為何來觀察。
偶像劇的男女主角都是什麼身分?
這裡一樣挑出偶像劇人物檔案中有「描述到第一男、女主角身分」的資料來看,我們先檢視過去16年整體來說,劇中的男女主角分別扮演什麼樣的社會角色為多。
2000-2015年間的偶像劇中,我們共歸納出287齣戲的女主角身分,其中由最大族群前五名依序排列,分別是:
大學生50位(17.42%)
上班族39位(13.59%)
高中生23位(8.01%)
公司主管20位(6.97%)
富家千金15位(5.23%)
男主角部分,我們則歸納出304位的身分,一樣由最大族群前五名依序排列,分別是:
大學生42位(13.82%)
總經理/董事長25位(8.22%)
高中生21位(6.91%)
公司主管19位(6.25%)
富家公子19位(6.25%)
要稍作說明的是,這裡「公司主管」的定義是受僱中階管理階層,例如「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女主角程又青擔任鞋業公司北區區長即是。
而「總經理/董事長」分類則偏向負責大企業經營者,例如「命中註定我愛你」的男主角紀存希是亞洲最大日用化工集團「魔法靈集團」企業第九代的執行長、「幸福最晴天」男主角是天宇集團總裁等,就屬此類。
就觀眾投射自身的角度(也就是女主角)來看,學生族群(高中生+大學生)佔了1/4,較貼近輕熟齡族群的身分(上班族+公司主管)佔1/5,夢幻不切實際的代表(富家千金)則佔1/20。
就觀眾嚮往的愛情角度(也就是男主角)來看,學生族群(高中生+大學生)佔1/5,較貼近輕熟齡族群會接觸的身分(公司主管+上班族)佔約1/10,夢幻不切實際的代表(總經理/董事長+富家公子)則佔1/7。
看出端倪了嗎?在女性觀眾自身投射的角色(女主角)中,夢幻不切實際的角色佔比明顯比貼近自身身分的角色來得少;但在戀愛對象的投射角色(男主角)中,夢幻不切實際的角色卻比貼近自身身分的角色要多。
不論如何,就是愛看總裁高富帥系列!
我們再進重新搬出「2010年主角年齡轉捩點」來檢視角色身分。
女主角方面,2000-2009年共140位辨識得出身分的角色中,排名前五大的族群依序是:
大學生40位
高中生21位
富家千金13位
上班族7位
設計師4位
學生族群佔了四成(40.15%)為大宗,貼近生活角色的上班族(包括設計師)佔7.86%,夢幻角色富家千金則佔9.29%。
到了2010-2015階段,共147位辨識得出身分的女主角中,排名前五大的族群依序是‧‧‧‧‧‧
究竟近期的偶像劇中,女主角的職業產生了什麼變化?而男主角的職業又都是什麼類型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作者:渴膩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