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職場上,一直都是屬於比較弱勢且沒有選擇性的地位,在工作與家庭間,她們更經常必須做出取捨,不是專心拼事業,就是放下身段在家中相夫教子。這其實不是天性使然,而是這大環境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逼著她們陷入一個自我設限的框架。
有些企業,可能因為女性將有成家或懷孕計劃,而給予不利的態度或政策,如果是正要面試,恐怕連錄取機會都沒有。種種不成文的惡性企業文化,正一點一滴的剝奪女性員工應有的權益。
把員工當重要資產 尊重自主決定
不過,上述的現象,在Google是絕對不可能發生。他們不把員工當作隨便壓榨的工具,而是一份重要的工作資產,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如此開放、扁平化、鼓勵創新的公司,值得許多企業效法與跟進。
在Google擔任公關經理的張聿嵐,有著活潑又開朗的個性,看似年輕、外型又亮眼的她,很難想像她其實已經有兩個可愛的孩子。
她一人身兼Google台灣區所有公關事宜的重責大任,又同時堅持每天一定準時下班接小孩,能如此顧及兩邊的生活,除了與先生積極的溝通與配合外,公司的政策,更是她能盡情專注於手邊事情的關鍵。
張聿嵐在2006年開始投入公關相關工作,2011年加入Google,僅靠1人編制,負責Google在台灣所有公關事務,在過去八個月內,還完成AlphaGo等近30個大型公關專案,於此同時,她還是堅持全母乳哺育、親手烹煮副食品,堪稱現代女性最精彩的典範。
落實開放、扁平化政策 主管不一定是對的
Google是間具有全球性代表的新創公司,1996年由賴利佩吉(Larry Page)與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共同創立。
短時間內,他們靠著強大的搜尋引擎、雲端科技與廣告運算技術等迅速竄紅,員工人數也不斷與日俱增──為了讓每個夥伴都熱愛自己的工作,他們打造了一款專屬員工獨有的企業文化。
張聿嵐說,Google是個真正落實開放、扁平化的組織,並打破國界與階級限制,創造透明化的溝通平台。
在Google,每個員工並沒有高低之分,更沒有比較資深,就有能夠欺負菜鳥的權利。
另外,主管的權責是帶領、引導員工,而不是指使、分派工作給下屬,「人人都有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因為唯有如此,才能發揮個人特色與創意。」
有別於傳統公司「名義上」的責任制,Google完全落實責任制應該有的福利與執行,「我們員工不用打卡上下班,不規定上班的時間與地點,工作進度也能自由彈性分配,這成了我真正能顧及孩子的最大主因。」
拿出成績就行 重要的是結果
她說,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時光也絕對不會再次重來,如果我們因為忙於工作而疏於陪伴孩童的過程,很可能會導致一輩子的遺憾。因此,張聿嵐堅持回到家中一定要親自把孩子的事情打理好,跟著他們一同玩樂,才開始慢慢處理工作上的雜務。
張聿嵐還說,Google員工超討厭開會,如果逼不得已必須要大家一起討論,勢必會將時間縮短到30分內完成,「開會是為了找出共識,並針對問題解決,從頭到尾在討論事情非常沒有意義。」
Google的作風很美式,不論過程,員工只要拿出應有的績效成果即可,在嚴格審核、同事相互評分的過程,更能知道自己未來有什麼需要改進、或能持續保持的地方。
不過,台灣受到日本的影響比較深,上頭的人也認為職員應該把心力全部留在工作,這其實卻大大窒礙人才發揮的潛力與想像。
「人之所以是人,就不應該只是有工作,而是有許多其他人生更重要的事情,」她說,如果總是因為上班的事務而耽誤家庭,這會造成許多惡性循環,如少子化、晚婚等情況會不斷發生。
女員工不應該是弱勢
她分享,自己的父親有開間小公司,而她在剛進Google第一年就懷孕時,爸爸對她說,「來一年就要請產假,這樣好嗎?」
對此她驚覺,如果連父親都有這樣刻板印象的想法,那代表全台灣會有千千萬萬的老闆都有這樣的觀念。身為女性,她特別看不慣職場中的性別歧視,「員工真正要看的是能力,而非性別,只要是人才,Google都會願意花時間等待。」
雖然曾有人說,Google的職場文化並不適合複製在台灣的傳產企業,因為性質本身就有差異,但她認為,「友善對待員工與性別平等這點,並不會對公司有很大的衝突,只要有好的環境、好的溝通制度與管道,那才是真正讓員工願意奉獻的幸福企業。」
環顧Google位在101的辦公據點,一望無際的視野、開放明朗的辦公空間、愜意的手足球檯、撞球檯、親子球池、閱讀空間,還有能夠讓員工盡情放鬆的自助餐廳等,再再都勾勒出令人感到快樂的氛圍。
如果不是門口那塊顯眼的「Google」字樣,我們或許還會以為來到了親子樂園──快樂玩耍的孩子、手拿電腦在辦公的家長,那是一個完全不違和,也不會有人感到怪異的情景,Google就是這麼一個營造幸福的環境。
一間企業能夠如此成功,除了本身有專利技術與能耐外,良好的企業文化也是襯托茁壯的關鍵,這也是Google一直吸引全球最頂尖人才投遞履歷的主因。畢竟,唯有真正設身處地為員工想的公司,員工才會竭盡所能,創造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