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人口有850多萬人,標準的國際級大都市。這麼多人要如何快速往來市區和市郊各處呢?沒錯,就是捷運。倫敦捷運系統既古老又方便,今天就跟著阿甘一起來搭倫敦捷運,看看它和台北與高雄捷運有什麼不同。這一站叫做 Russell Square Station 羅素廣場站。
進站!哇,尖峰時間擠成這樣,一點也不輸台北啊!
離峰時間好多了。
羅素廣場站的月台離地面很遠,很深。從這個樓梯繞下去要走175 個階梯。一直繞圈,頭都暈了。
或者可以搭電梯,因為沒有電扶梯。電梯有兩個門,一前一後,從一個門進去,另一個門出去。
大部分車站其實是有電扶梯的,跟一般地鐵車站沒太大不同。
月台是這個樣子。在倫敦,搭地鐵叫做take/ride the Tube,因為倫敦捷運的別稱叫做 the Tube (管狀物)。 你看這月台和隧道都圓圓的像管子,就不難明白原因了。
連車廂的形狀都很特殊,大概是要符合隧道的形狀。 如果你是個高個子,上車後千萬別站在車門邊,不然等門一關上,頭或脖子會被門夾到吧!
車廂內部非常狹窄,車頂也很低。
倫敦捷運的歷史非常悠久了,1863 年就開始營運,是世界第一個大眾捷運系統。 當然剛開始只有一條線,列車也非用電力發動。今天的倫敦捷運有 270 個車站,11 條路線,軌道總長度 402 公里。若以車站數量來比較,倫敦捷運是世界第七大,僅次於紐約 、上海、 北京、 首爾 、巴黎 、馬德里。
不是所有車站和軌道都在地底下, 一半的軌道在地面上。
跟之前看到的車廂不一樣。
當你看到一個紅色大圓圈,中間寫著 Underground,就知道來到了捷運站。 London Underground 是倫敦捷運系統的正式名稱,Tube 只是別名。
倫敦的捷運站裡也有不少走唱藝人,悠揚樂聲稍微舒緩通勤族的緊張情緒。
倫敦地鐵四通八達,經常要走一小段路換線。難得看到地下道裡沒有什麼人。
出口在哪裡?美國人習慣用 Exit 這個字,英國人則用 Way Out。
如果你有機會到英國倫敦拜訪旅遊,Underground 絕對是你的好朋友。千萬別碰到罷工就是了。
作者簡介:
阿甘旅居美東,曾擔任美國公立中學教師七年,目前從事行銷工作。著有《阿甘老師的美國大冒險》(天下雜誌)與《優秀教師的職場修練手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並發表過多篇美國教育政策相關文章。閒暇之餘, 阿甘喜歡四處旅遊,和朋友體驗美國文化與生活,目前為止,阿甘已經拜訪超過四十個州,正朝著五十州的目標邁進。
更多文章請至【阿甘的美國大冒險】//【阿甘的美國大冒險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