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的國家公園之外,有一群美國人從自家後院,發掘了一個同樣美麗的國家公園。
這群人是俄勒岡州「大都會綠色空間」(Metropolitan Greenspaces)計畫的推動者。
從台灣人的眼睛來看俄勒岡州,只會覺得這個有九萬英里河流、六千大、小湖泊、面積美國第十大、人口排名卻在第三十名的地方,直是滿眼蒼翠。
然而,全美國最大規模的搶救綠色空間運動,卻起自這裡。
「我們的都會區仍有將近三0%是自然野生區域,這是我們最珍貴的綠色遺產。然而一九八0年代中期的一次調查都發現,當中竟然只有八%左右受到政府的保護。「綠色空間」的資深計畫官員艾倫談起運動的緣始。
驚覺於綠色遺產可能遭都會發展吞沒,地方與州政府開始擬定短、中、長期計畫,要在未來二十年內,將無人管的野生區逐步納入保護,而民間團體也努力籌款,從私人的手中買回綠地,以便讓以後的世代都能共同享有。
目前計畫已經擴大。五十個政府單位、數不清楚多少的保育團體、社區居民組織共同攜手,打算從波特蘭到西雅圖的大都會圈,建立起不中斷的綠帶,和一個不遭都會成長破壞的自然生態圈。涵蓋範圍跨越了兩個州、二十二個城市。
「保存綠地只是消極的目的,喚起所有人對自然資源的珍惜,形成生態系統的社區意識(Sense of Eco-system Community)才是終極目的,」艾倫表示。
生機盎然
也因此,在綠色空間的計畫大綱中,生態教育成了重要的一環。他們要讓居民在自家後院、在隔街不遠的小小綠地,發現國家公園。
「散步到自然!」所有由大都會綠色空間所辦的生態教育活動,全在這個口號下進行:
三月初春的夜晚,在一個社區的小公園看星座;五月到溪邊草叢學習辨認有多少蟲聲;地理學家談俄勒岡的森林與貓頭鷹;動物學家教導如何在住家院落布置吸引野生小動物來訪的環境……。
今年夏天,一群義工分散到各個城市的小社區,帶領小學生用放大鏡觀察住家附近的樹木花草,據說引得小朋友驚叫連連,因為發現身邊的植物竟這麼奇妙。
而他們最常舉辦的,是由生態專家帶領社區居民,到離住家半小時之內可達的綠地「散步」稱之為(Folk March)。
「在波特蘭市的綠地居住著一些鸛鳥,有些人二十幾年來天天經過牠們,卻是在我們的散步活動中,才生平第一次注意到這些可愛的鳥,」一名義工說到親身經驗。
「停下腳步、看看四周、享受一下」,是綠色空間的生態教育活動首先傳達的訊息,希望當市民被最近身邊的自然環境吸引後,能成為更廣大綠色空間的保護者。
「你可能一直在一個地方,卻從未真正瞭解你置身何處,」去年秋季「散步到自然」活動的月曆中,寫了這麼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比起千里迢迢到國家公園看野生動物,這可能是更深刻的生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