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了五十年
以美國南北戰爭前後亞特蘭大城為背景的小說「飄」(Gone With the Wind),出版至今已經五十年了。作者密契爾女士(Margaret Mitchell)是一位害羞、不願出名的人。沒想到這本著作卻為她帶來極高的名望,極大的財富。
「飄」初版於一九三六年發行,到現在已經翻譯成二十六種文字,頁出二千五百萬本。根據這部小說拍成的電影「亂世佳人」於一九三九年首映,至今仍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電影,為米高梅公司賺進四億美元以上。
現在麥克米蘭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ing Co.)又推出「飄」的初版仿本,售價一六.九五美元,已經躍登暢銷書排行榜內。其他書商也紛紛出版與「飄」扯得上關係的其他書籍。一家玩具商根據「亂世佳人」女主角費雯麗在片中的造型,推出「郝思嘉」磁製的玩偶,每個賣一百九十五美元,竟然還相當暢銷。該公司因此計畫讓「亂世佳人」中的其他要角陸續在玩偶市場上登場。
密契爾女士早於一九四九年因車禍喪生,她身後的版稅收入已經累積到相當數字,足可拍一部「亂世佳人」續集了。她的家人委派了三位律師,正在商談拍攝續集事宜。過些時我們也許可以在電影院裏看到:明天是否真如郝思嘉所說的「又是新的一天」,以及白瑞德是否真的「下地獄」了。
氣象預報錯誤有沒有罪?
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美國麻州希亞尼斯港幾名漁夫,根據氣象預報得知,在末來數天內天氣晴朗,便分別駕駛兩艘五十呎的捕龍蝦船出海。
但隔天他們在海上便遇到時速每小時八十哩的暴風,有一艘船沉沒,四人死亡。三名死者的家屬向法院提出告訴,要求美國政府賠償一百二十五萬美元。
美國上訴法庭第一巡迴審判的陪審團一致決定,氣象預報錯誤沒有賠償的義務,因為氣象預報正確與否,應由各人自行判斷。
這項判決推翻了聯邦地方法官杜羅在去年八月的判決。杜羅法官認為,這些漁夫的死亡是因政府沒有將外海的天氣狀況指示浮標修復而造成的,所以政府有義務賠償。
杜羅法官的判決曾使美國各政府機關大為緊張,因為如此一來,政府機關要付的賠償金額將會相當驚人。上訴法院法官艾卓奇也認為,氣象為預測性質,不準確的情形是常事,如果一小部份人因此受到損失便找個專家將法官說服,那麼將萊政府在這方面的負擔會大得難以忍受。
美國司法都一位官員表示,司法部對這個判決十分滿意,因為,如果維持杜羅法官的判決,則未來因氣象預報錯誤而提出的控訴案件將層出不窮。
三位漁夫家屬的代表拉提說,他們對這項判決深感失望,問題的關鍵在於「自行判斷」的定義為何?且在維護天氣狀況指示浮標上,政府應承擔的責任有多少?
美國國家氣象局發言人表示,國家氣象局很高與能澄清罪名。氣象局官員曾表示,如果依照杜羅法官的判決,恐怕將來的氣象預報只好用些含混的辭句,以避免再發生類似的法律訴訟。
賣鴉片打蘇俄
在阿富汗西南部的沙漠綠洲上,紫色、紅色和白色的罌粟花開得遍地,成群的農人正在割開高爾夫球大小的灰綠色果實,刮取裏面的膠狀汁液,準備製成鴉片出售。
在毗鄰的巴基斯坦,國際緝毒組織官員說,以單一國家而論,阿富汗是全世界最大的鴉片來源。美國官員估計阿富汗今年收成的鴉片總數高達八百公噸。
這些罌粟田屬於阿富汗反抗軍所有。他們利用生產鴉片的收益,維持一支武裝的隊伍,與蘇俄佔領軍和阿富汗政府軍作戰。
反抗軍領袖們不諱言他們種植鴉片。他們說,這是他們不致流亡外國的唯一生存之道。信奉同教的反抗軍領袖說,同教教義雖然禁止服食鴉片,但是並不反對種植鴉片。既然種鴉片能讓他們留在祖國,他們就這麼做。
最感到為難的可能是美國。舉世皆知美國多方支持阿富汗反抗軍,可是美國國務院今年二月向國會提出報告,指出阿富汗及其與巴基斯坦接壤地帶的部落,是美國和歐洲海洛因的首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