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2場的志工培訓課程,培訓超過500位志工夥伴,參與了台灣設計師週、臺北設計城市展、原創基地節等活動,更在臺北第一次的晨曦音樂會中熱情付出,他們都是設計之都最暖心的志工們。本專欄將陸續收錄2016臺北設計之都志工團的故事分享,讓我們一起透過志工的眼睛,發現臺北的改變。
吳秀是世新公廣系的交換學生,來自中國江蘇省,當初在老師的推薦下而成為設計之都志工,也開啟她對「志工」兩字完全不一樣的了解。
曾在江蘇省運會服務的她,原本認為志工只是單純的奉獻與服務、分擔人力,直到參與設計之都的專業課程與多樣的活動後,她才知道原來志工也能由下而上的進入核心、參與改變,並在專業知識方面有所提升,感到非常驚喜。
以她參與過的「變電箱新生計畫」來說,她認為能夠運用色彩的概念,藉由彩繪變電箱,改變都市景觀,進而提升市民城市美學的素養,是很難能可貴的。「中國的變電箱多半只是水泥的顏色。」在吳秀眼中,本來毫不起眼的變電箱,在大家的討論與意見交換中,原來還可以有許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很期待改造成功後的效果。
「目前中國的設計還是較為商業的。」吳秀分析,因為市場大、人口多的關係,中國的設計需求還是較以市場導向為主。而在台灣,則可以看見設計與社會的結合,並有許多公益化、公眾化的有趣作品,像是在課程中,由三明治工謝若琳所提的輪椅改造案例,都是和她原本的想像很不一樣的地方。
而她也對臺北下了「雅」這個字作為評語,像是故宮、士林官邸等等地方其實都充滿了雅緻的氣息,台灣的人也都很友善、有禮貌,是一座優雅的城市。她覺得設計之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改變必然是靠一點一點的累積,以及更多人的參與,才能讓城市有不斷提升的空間。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她對設計之都的期待,也展望著今年即將畢業的自己,帶著這股設計能量,在另一片土地,繼續發酵、成長。
相關資訊:
若您對世界設計之都志工有任何問題,
歡迎email至世界設計之都志工信箱:shuyu_jhuang01@leftbrain.com.tw
或電洽:02-2356-0870#12 世界設計之都志工招募 莊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