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選區小,問題不小

陳水扁
user

陳水扁

1993-08-15

瀏覽數 10,850+

選區小,問題不小
 

本文出自 1993 / 9月號雜誌 第087期遠見雜誌

放眼天下,各國選區畫分制度不一而足,有大選區、中選區、小選區制,甚至也有如新加坡的集選區制。

我國在五十八年首次開放的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連同高雄市在內的台灣省選區只有南北兩區,這是真正的大選區;不過目前像台東、澎湖等縣,全縣只選一位立法委員,不可能再細分更小的選區,也算是小選區。所以,什麼是大、小選區,是以面積、人口,還是以應選名額為準,很難有個標準。

如何畫?問題大

選區畫分是個大學問,也是執政黨基於執政之便的有利籌碼。如新加坡採小選區制,是一對一的選舉,但眼看在野黨占優勢,有些地方改採集選區制,也就是應選三名,同黨候選人的選票一起計算,縱使個人得了最高票,但同黨另外二人不理想,總票數輸給其他政黨,最高票也會落選,因為不是三上,就是三下。

去年美國逢每十年一的選區重畫,具近二十年眾議員資格的索拉茲無法蟬聯,最大原因就是他的鐵票--猶太人選票,被畫分出去。因此選區畫分的利弊得失,有時不能單以大小決定,有時如何畫分,其問題才大呢!

基本上,選區畫分當然可以調整,但是必須以法律規定每十年調整一次,不要像現在說調整就調整,甚至每次改選都調整;此外也應透過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選區畫分委員會來辦理,不能如現在是由執政黨當局來主控。

未來,我也認為台灣應採一對一的小選區制,如每二十萬人選出一位國會議員,但是必須等到台灣的政黨政治成熟,其前提要件是:(一)政黨自由;(二)政黨平等;(三)政黨公開。像目前執政黨擁有特權黨營營利事業、擁控電子媒體,行政司法、情治軍警未中立,賄選作票歪風無能遏止,台灣現階段仍不宜遽採小選區制。

誠然,目前選區畫分的弊端,不會因為縮小選區而解決。縮小選區未必兩黨對決,擺不平還是有人違紀,仍有黨內競爭,要提振黨紀與是否縮小選區無關。既是縮小選區、選民少,只要逢迎特定區域的選民期望即可當選,不必關心全國人的問題,更不必靠黨,這自然是另一種「極端」。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賄選更容易

如果選風敗壞一日不改,選區小、選民少,更容易送禮、請客買票,未來大選區一票一千元,小選區一票三千元,更容易買票。有人選里長所花的錢不輸給選縣議員,而選縣市議員的花費,有的也不輸給選立法委員。所謂縮小選區,選舉經費減少,實未必然。

縮小選區對沒有精密組織的在野黨而言,唯一的好處是自然配票,但在野黨是否已成長茁壯到在一對一的小選區制中仍有相當勝算?否則目前制度可產生三分之一的在野黨國會議員,萬一改採一對一的小選區制,在野黨只剩下一、二十席,再好的選區制度,其結果是壓抑反對勢力的空間,執政黨仍難脫不光明磊落、「以大欺小」、「技術致勝」的譏評。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