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鄉鎮企業的土皇帝

林文玲
user

林文玲

1993-08-15

瀏覽數 11,650+

鄉鎮企業的土皇帝
 

本文出自 1993 / 9月號雜誌 第087期遠見雜誌

「他們站在大公田的田梗上,耕自己的小公田,或私田,」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李宗哲開宗明義地形容。

遞出名片:XX開發(實業)總公司總經理,底下密密麻麻印著幾行號碼:專線電話、傳真、家裡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或者,還有香港(上海)辦事處電話。

他們是走路有風的黨委書記。

黨委書記多半總是被鎮長、副鎮長、外經委幹部、接待科長簇擁著出現。不論何時,總是滿臉酒意、倦容,行動電話每響一次,他就要回頭招喚:「你去應付一下……。」

觥籌交錯間,遊說、保證、討價還價,一塊塊「集體資產」或租或售,然後在電話不斷催促下,快速鑽進嶄新的賓士車,揚長而去。

比資本主義還資本土義

「他們的做法比資本主義還要資本主義,」國策顧問趙耀東去年到大陸訪問之後有感而發。

而台商總要追逐這群人忙碌的身影,因為他們是決策的拍板人。

他們下令開發工業區,地上的民家便要在一個月內搬遷;外商來設廠,土地廠房的價格,他們說了就算數;向銀行借錢,要靠他們的關係;設廠以後,繁捐雜稅的名目與金額,全憑他們一念之間;原料和設備被扣在海關,要由他們打點奔走才有效果。

私底下,台商叫他們「土皇帝」。

鄉鎮裡工業發達與否,全看這些地方上的「第一把手」對經濟發展概念萌芽的早晚,及對抗中央政策的膽量。

曾任江蘇省崑山陸楊填書記的宣炳龍,二十年前就計畫興建洗衣廠,結果被上級駁回:「中國有那麼多雙手可洗衣服,為什麼要洗衣機?」後來他找幾個鄉親湊了二百六十塊人民幣,辦一家玻璃纖維廠,製造工具是門板,他們把樹脂、布等原料,像納鞋底似的層層塗鋪在門板上,極克難地開啟了陸揚的工業之路。

當初,只想著要把農業人口從農地解放出來,現在陸揚的工業年產值超過十億,「這是一條從不自覺到自覺的路。」現任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主任的宣炳龍感喟。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廣東省東莞清溪鎮,目前正興建長達一百公里的四十米寬大道。去年年初才升任書記的殷順喜明白,原本完全沒有工業基礎的清溪,很難走集體辦廠的路,「只能拚命拉人來投資,」殷順喜手上的三五洋菸始終沒有斷過:「具體的方法是「以路引廠」。」

清溪鎮每年都要向銀行貸款,負債金額維持在三、五千萬人民幣之間。不久前它得知縣裡的一條主要幹道沒經過清溪,立刻買下大筆鄰鎮土地,一路將幹道延伸至清溪鎮。

有「市場經濟」做後盾,地方書記放膽前行,只要能滾資金進地方來,帶動地方繁榮,「罵我賣公產搞殖民地,我也不在乎,」一位廣東沿海小鄉的書記搖頭說。

借大公田的肥料滋養小公田,墾出成片成片雜草與糧作並生、良莠不齊的大陸農村景觀。

「一條龍」服務

台商談書記,鮮少不咬牙切齒,最普遍的形容詞是:貪污、官僚。「他們是從外商投資的過程獲利,不是從投資結果獲利,」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李宗哲分析,投資過程愈長,手續愈多,獲利也就愈大。過去他們過的是農村貧困的生活,鄉鎮企業讓這群「地方頭頭」,第一次有權支配百萬元以上的投資案,錢潮從身邊洶湧而過,順手掬一瓢飲的人,也就不在少數了。

「含蓄一點的,到辦公室,就猛暗示;電視機真漂亮、汽車真好;要不然就是用條件談不攏、手續難辦的方式逼迫;更直接的,就是開口要錢,」在大陸辦兩個廠的興中塑膠總經理陳紹箕搖頭。另一位台商,因為拒絕錄用地方書記有嚴重弱視的女兒,結果電話就一直辦不下來。

台商追求效率,價於用金錢換取時間,這群「領導」,自然更樂用時間獲取金錢,肥沃自己的「私田」。他們所標榜的「一條龍」服務,往往是層層關節的同義詞。

位不高而權重,他們卡住一個決定性的位置,也流行「有權不用,逾時作廢」的順口溜。

漸漸地,台商投資地點的決定,地方書記變成重要關鍵。近來幾家國內大廠,如和成、羅馬磁磚、詩芙儂,連袂到江蘇吳縣禹直鄉去設廠,就是因為耳聞當地書記不收錢、不應酬。

在台商眼中,正派的地方書記難得一見,所以只能用經驗傳承,來降低鄉鎮人治體系投資的風險,甚至,他們也開始學會帶著律師一起談判。然而這樣的作法並不保險。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陳麗瑛分析,如果書記一換人,整個局勢也將改朝換代;其次,大多數的地方書記擅長的是政治鬥爭,並不熟悉經濟事務,一旦發生問題,也沒有處理危機的能力。

而不管如何,台商也只能繼續與他們軟硬兼施,周旋到底,「反正,我們一向靠自己,慣了,」一位台商把雙手枕在腦後,無可奈何地仰天沈思起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