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影響歷史的「巴黎協議」即將誕生,台灣人有警覺嗎?

《遠見》巴黎氣候峰會系列報導〉採訪後記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5-12-12

瀏覽數 89,900+

影響歷史的「巴黎協議」即將誕生,台灣人有警覺嗎?
 

12/11週五晚,深入巴黎氣候峰會超過一個禮拜的遠見採訪團隊,終於要撤離現場了。雖然沒能親眼目睹這份註定名留青史的協議書誕生(大會宣佈12/12週六上午才公布最後結果),但這幾天看到各國人士輪番發表應對氣候變遷的想法和各自執行成效,已讓我們不虛此行。

匆匆返回旅館,順路到雜貨店隨便買了包餅乾充當晚餐,這時才有時間坐下來好好整理成堆的資料,並上網看看台灣近況。

令人汗顏的是,整個臉書和媒體內容大致看下來,在我們出差的過去幾天,國內好像只有兩條新聞,一是藍營副總統參選人王如玄的軍宅風波,另一件則是網友發起的滅頂行動,對於巴黎氣候峰會的最新動態和相關新聞,在輿論界的關注度少得可憐。

誠如一位關注氣候議題的產業領導者所說,氣候變遷已是國際上熱烈討論多年的大事,巴黎協議內容勢必影響往後的經濟發展走向與市場運作規則,「但台灣好像一直在睡覺!」他的語氣滿是無奈。諸如貿易市場規範、建築設計、運輸系統、到能源產銷方式等各種層面,不用台灣願不願意,往後都將受到巴黎協議的深遠影響。

走出會場那刻,回頭望向出口處那一排排象徵氣候公約締約國的國旗圓柱,我找不到屬於台灣的位子。過去幾天,不時可見各國與會代表在自家國旗前拍照留念的畫面,紀念自己有幸參與這次歷史盛會,我們有天還在進場路過時,被一組南韓代表團拜託幫忙照相。

可惜,礙於台灣長年無法加入聯合國,始終被排除於氣候峰會的談判大門外,結果使得國人的視野愈來愈狹窄,似乎把政治八卦跟消費爭議看得更重。一想到這,我不禁懷疑,當大會公布巴黎協議的具體內容和相關條文,究竟會有幾家媒體捨得施捨重要版面篇幅,並有能力做出專業分析?而這些報導又會引起閱聽大眾多少興趣?有多少網友肯認真看待此事,而不是憑空丟出沒腦的「神回覆」?

當196國代表齊聚巴黎挑燈夜戰,一起催生啟動全球減碳行動的巴黎協議時,請台灣人不要在睡覺、或自嗨了。

(完整巴黎氣候會議報導請見《遠見雜誌》355期,2016年1月出刊)​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