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提供/樂視)
由《後宮甄嬛傳》原班人馬演出的《羋(ㄇㄧˇ)月傳》,在視頻網站播出6天,就創下11億驚人的播放量,問鼎「年度劇王」。它的熱播,不僅是打破多項播出紀錄這麼簡單,反映出的是中國「互聯網(網路)生態圈」不一樣的成功學。
《羋月傳》的故事背景,講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政治家、戰國時代秦國宣太后「羋月」極為曲折傳奇的人生故事。由執導過《後宮甄嬛傳》的鄭曉龍擔任導演,領銜主演囊括《後宮甄嬛傳》的演員孫儷、蔣欣等。
《羋月傳》由大陸鏈家網首席冠名,樂視網旗下花兒影視公司出品,樂視網作為全網首播平台率先於11月30日播出,北京衛視也在黃金時間同步播出。
這部古裝劇在樂視網首播僅六天的時間,全網累計總播放量直線飆升至11億,坐穩了中國電視劇「屏霸」的地位。
分析《羋月傳》熱播背後的兩隻手,一是媒體行銷策略奏效,一是樂視長期營造的互聯網生態圈發威。
僅在11月,《羋月傳》的各類媒體投放就全面撒網,戶外、平面、網路和移動端四管齊下。尤其是在酒店、娛樂場所、交通樞紐等人流密集區域,樂視強化了《羋月傳》的展示力道。
為拉攏年輕觀眾,《羋月傳》在全中國33家溫莎KTV佈局,利用其1032塊KTV大廳LED、包廂門口廣告機,進行《羋月傳》全面展現及推廣。《羋月傳》還選擇了全中國的布丁酒店,在酒店大廳輪播《羋月傳》廣告。
同時《羋月傳》也選擇了北京T1航站樓行李提取處的8塊海航LED進行圈傳。這裡是北京人流量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受眾也相對高端。
《羋月傳》還佈局全國客運站,在各地客運站3953塊螢幕上播放視頻宣傳片,在1001塊螢幕上進行圖片宣傳。《羋月傳》也走進了北京和上海的地鐵,甚至在北京、上海、廣州各大娛樂消費場所進行資訊露出。
除此之外,傳統的平面媒體、網路媒體和行動裝置,《羋月傳》也鋪天蓋地「全覆蓋」。
今日頭條、知乎、美啦美妝、蜻蜓FM、蘑菇街、網易新聞、介面、無秘等APP平台,都有《羋月傳》資訊露出。管道之豐富,涵蓋了購物、新聞、娛樂等多種類別。從這些平台的用戶活躍度,《羋月傳》光是在行動端的曝光量,就達數千萬級別。
在樂視生態助推方面,樂視網、樂視視頻、樂視超級手機加上樂視超級電視,螢幕及終端火力全開,協同效應顯現。
樂視網《羋月傳》專題,擁有除了《羋月傳》81集正片之外,衍生節目長達上千分鐘。包括《羋月傳》獨家幕後、《極速看懂羋月傳》《羋月搶鮮看》等。這些衍生節目在《羋月傳》播放前的播放量就突破了2億。目前,《極速看懂羋月傳》更是破了1000萬。
樂視超級手機、超級電視則是為《羋月傳》專門製作定製版硬體。而樂視超級電視為使用者打造專屬《羋月傳》專題,該專題圍繞《羋月傳》相關的衍生節目的體現及明星主演往期相關作品的彙集,保證為使用者觀看新片及內容的「長尾效應」上做好準備。
創新的造勢模式,還包括樂視商城推出獨家定制的《羋月傳》版樂視超級手機和樂視超級電視。
《羋月傳》播出期間,樂視商城發起《羋月傳》樂1s特別紀念版會員手機的群眾募資:在12月13日17:00 前籌到人民幣500萬元,參與群眾募資的樂迷,就可以硬體再減人民幣100元起的價格拿到樂1s的會員機,加送價值人民幣199元《羋月傳》定製版10000毫安培的移動電源。
值得一提的是,樂視網控股的網酒網推出《羋月傳》衍生品「羋酒」,作為影視劇衍生商品的一次嘗試,羋酒吸引了諸多觀眾目光。《羋月傳》的線下活動「校花校草漢服大賽」則深入校園拉粉絲。
經實測證明,《羋月傳》因綁定樂視集團全生態體系,成為炙手可熱的年度劇王,也讓人見識到了「互聯網生態圈」合縱連橫的威力。